第135章 量产熔炉与黑云压城(2 / 4)
在他们艰难地向量产化迈进时,那朵名为“渔火”
的乌云,并未散去,反而以更密集、更卑劣的方式,笼罩下来。
电话线路的干扰变本加厉,后来甚至展到直接断线。
去电信局报修,对方总是敷衍了事,说是“线路老化,正在排查”
。
最后,毛蛋不得不咬牙申请安装了一部新电话,换了号码,只告知核心客户和周工,情况才稍有好转。
原材料方面,那家t3oo供应商果然开始“断供”
,理由从“设备检修”
到“原料紧缺”
层出不穷。
幸好他们早有准备,“虎煌”
料已成为主力,但部分特殊型号的原生料仍需外购,这给他们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毛蛋不得不动用所有关系,四处寻找新的、可靠的替代供应商,过程曲折又耗时。
然而,最恶意的攻击来自市场层面。
不知从何时起,省城的钓鱼圈和一些相关的工业圈子里,开始流传起关于“旭遇”
的谣言。
有人说:“那帮学生用的都是洋垃圾回收的碳布,有毒!
做出来的东西辐射标!”
有人说:“他们的技术是偷‘渔火’的,现在正打官司呢,用了他们的产品小心惹上官司!”
还有人说:“他们那个回收料根本不靠谱,性能不稳定,也就骗骗外行,红旗厂那个订单估计是走了什么后门…”
谣言说得有鼻子有眼,极具蛊惑性。
这些谣言很快产生了效果。
一些原本对“旭遇”
帐篷和配件感兴趣的钓友开始犹豫、询价后便没有下文。
甚至有两个之前谈得差不多的小订单,对方也突然变卦,含糊其辞地取消了。
更让陈遇心惊的是,林莉通过同学关系打听到,农机厂内部也确实出现了一些“杂音”
。
采购科那边有人对周工坚持使用一家“学生作坊”
的产品提出了质疑,认为风险太大,建议考虑更“成熟”
的供应商,比如…“渔火”
。
“渔火”
的这一套组合拳,极其阴毒。
它不再直接面对“旭遇”
,而是通过破坏基础设施、切断供应链、抹黑声誉、离间客户,从四面八方进行围剿,试图将他们困死、拖垮、窒息而亡。
工作室里的气氛再次变得压抑。
这种无所不在又难以抓住实据的攻击,比正面冲突更让人憋屈和愤怒。
“妈的!
有本事真刀真枪干一场!
背后嚼舌根子,算什么玩意儿!”
王小虎气得哇哇叫。
毛蛋面色阴沉,一根接一根地抽烟:“这样下去不行…咱们累死累活把东西做出来,名声坏了,谁还要?”
连孙宇都皱紧了眉头:“非技术因素干扰过大,严重影响项目进程和成功率。
需要进行舆情分析和危机公关。”
但他显然不擅长这个。
张伟默默地在电脑上搜索着“小型企业口碑管理”
和“低成本反谣言策略”
。
陈遇站在窗前,看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
重生的记忆里,有太多类似的商业倾轧,但亲身经历,感受尤为深刻和冰冷。
他知道,如果不能迅打破这种局面,“旭遇”
很可能等不到产品成熟,就会被这些谣言扼杀在摇篮里。
“他们想用谣言淹死我们?”
陈遇转过身,眼中闪烁着不屈的火焰,“那我们就用事实,把他们的谣言砸碎!”
他迅调整策略:
第一,产品质量是根本。
必须不惜一切代价,确保交付给农机厂的第一批正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