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成长的轨迹下 论坛惊鸿与思念的重量(1 / 2)

加入书签

北京的五月,槐花盛开,香气馥郁,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学子们却无暇细细品味。

期中考试的压力同样笼罩着这里。

图书馆一座难求,通宵教室里灯火通明。

林莉同样陷入了忙碌之中。

《宏观经济学》的模型分析、《国际贸易实务》的案例分析、《会计学》的繁复报表……每一门都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

她不再是那个仅仅被动接受知识的新生,开始尝试用更批判性的眼光思考问题,也会在小组讨论中勇敢地提出自己的见解,虽然有时会因为紧张而表达不够流畅。

她的书桌上,除了厚厚的教材,还有几本从图书馆借来的《品牌营销入门》、《中小企业管理案例》。

甚至在复习间隙,她还会拿出画纸,继续修改优化那个“鱼与冰晶”

的logo草图,这成了她放松的一种独特方式。

室友打趣她:“莉莉,你这比谈恋爱还上心啊!”

林莉只是笑笑,心里说,这或许就是另一种形式的“谈恋爱”

,与未来,与梦想。

她也收到了王小虎那份“狂野”

的包装设计草图。

看着那些色彩斑斓、充满夸张元素的图画,林莉在图书馆差点笑出声,赶紧捂住嘴,惹得旁边同学侧目。

她仿佛能看到王小虎在北理工的宿舍里,抓耳挠腮、激情创作的样子。

她提笔回信,先是充分肯定了他的热情和“艺术爆”

(这个词让王小虎后来得意了很久),然后委婉地建议:“…虎子,品牌设计呢,需要考虑目标客户的审美和产品的调性。

我们的产品可能更偏向‘专业’、‘可靠’、‘自然’,太过夸张的设计也许会吓跑一些严肃的钓友哦你画的这个齿轮鱼钩logo,特别有机械感,也许将来可以用在我们钓具的金属配件上?”

既保护了王小虎的热情,又巧妙地引导了方向。

压力大的时候,她最期待的就是陈遇的来信。

他的信变得比以前短了些,但字里行间能读出他的忙碌和疲惫,也能读出那份不变的专注和偶尔流露出的、对她思念。

他提到了教授的项目压力,提到了期中考试的重担,也提到了那个突如其来的创新论坛任务。

林莉立刻回信,重点为他加油打气,特别是关于论坛:“…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别紧张,就把你做的事情清清楚楚地讲出来就好。

你付出了那么多努力,那些数据就是你最好的底气!

我相信你一定能讲好!

可惜我不能去现场给你加油…等你好消息!”

她多想此刻能在他身边,给他一点支持。

而就在林莉埋头苦读时,她所在的社团组织了一次与附近一所理工科院校的联谊交流活动。

原本她并不想去,觉得耽误时间,但室友硬拉着她去了。

活动上,大家玩着一些破冰游戏,交流着大学生活。

期间有一个自由讨论环节,话题偶然转向了“大学生创业”

林莉听着其他同学讨论一些开网店、做家教的想法,犹豫了一下,还是鼓起勇气,简要地分享了“旭遇”

的故事——几个年轻人因为热爱钓鱼,从改造钓鱼支架,到自主研冰钓帐篷,再到尝试改进饵料…她没有提具体的技术细节,更多是讲述这个过程中的梦想、友谊和遇到的挑战。

她讲得并不激昂,甚至有些羞涩,但故事的真实和独特吸引了不少人。

活动结束后,竟然有对方学校的学生过来找她交流,其中一个还是学材料科学的,对帐篷使用的材料和饵料可能的科技成分很感兴趣,交换了联系方式。

甚至还有一位负责学校创新创业中心宣传的老师注意到了她,简单聊了几句,鼓励她有机会可以多关注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