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南北书雁下 京华春风(1 / 2)
北京的春天来得比上海更晚一些,风中依然带着料峭的寒意,但阳光已变得明亮透彻,榆树枝头也开始萌动起细小的芽苞。
林莉回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园里同样弥漫着新学期的气息。
她同样带回了满满的家乡特产,与室友们分享着过年趣事和家中美食,寝室里顿时充满了欢声笑语。
但她总会下意识地抚摸着腕上那条细细的银链,鱼形吊坠贴皮肤,冰凉渐渐被焐暖,仿佛某种遥远的联系。
她的新学期,同样充满了挑战。
专业课的深度和广度都在增加,《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实务》、《跨国公司管理》……大量的案例分析和全英文的参考材料让她不敢有丝毫松懈。
她知道,陈遇他们在钻研技术,而她的战场,在市场和商业规则。
未来他们的梦想若要实现,离不开对市场的洞察和商业模式的构建。
这份认知,让她的学习也充满了使命感和方向性。
她会在图书馆里泡上整整一个下午,啃读那些晦涩难懂的经济学理论,分析跨国企业的成功案例。
她会特别留意与新材料、新技术产品相关的市场推广和国际贸易案例,思考着如果将来“旭遇”
的产品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又该如何解决。
课堂上,她变得更加勇敢,开始主动言,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
她还加入了学校的英语口语社团,强迫自己多在公众场合用英语表达,因为她记得陈遇说过,未来要让世界看到“中国制造”
的创新力量。
偶尔,她也会遇到挫折。
比如一次微观经济学的考试成绩不如预期,或者是在社团活动中因为紧张而表达不够流畅。
夜晚,独自躺在宿舍床上,望着窗外陌生的京城灯火,一种孤独和迷茫感也会悄然袭来。
这时,她会拿出陈遇的信,一遍遍地读。
读他描述实验室里的新现,读他和室友们的趣事,读他对未来的简单却坚定的规划,读他那含蓄却深沉的思念。
字里行间,她能感受到那股踏实向上的力量,仿佛他就在身边,用他那独有的沉稳对她说:“没关系,慢慢来,你可以的。”
于是,她会重新振作起来,把挫折当作下一次努力的。
她开始更细致地规划时间,更主动地向老师和同学请教,更努力地练习口语。
她现,当一个人有了明确想守护的东西和想抵达的远方时,所有的困难似乎都变得可以克服。
她也开始给陈遇写长长的回信。
她告诉他北京干燥的春天,告诉他新学的经济学理论如何让她重新审视“旭遇”
工作室的模式,告诉他英语社团里有趣的伙伴,告诉他她在王府井书店看到了一本关于品牌营销的书,觉得很受启,也告诉他偶尔的思乡和对他、对朋友们的想念。
她的信纸,常常带着淡淡的馨香,字迹工整而清晰,偶尔还会在信纸角落画上一个可爱的小表情,或者一朵小小的花。
她会细心地将英语学习笔记中觉得有用的部分整理出来,附在信里,也会小心翼翼地询问他饵料研究的进展,虽然她不太懂那些化学名词,但她想知道他的一切。
除了给陈遇写信,她也会给孙宇、张伟写信,交流学习心得,甚至还会讨论一些看似异想天开的想法,比如能否将孙宇的数据分析模型用于市场需求预测,或者张伟能否设计一个简单的库存管理程序给毛蛋用。
她的视角常常能给理工科的兄弟们带来新的启。
给王小虎的信则轻松许多,多是鼓励和问候,提醒他注意安全,别光顾着摆弄机床忘了学习。
偶尔,她也会收到毛蛋从老家寄来的信,信里总是热闹非凡,报告着工作室的最新动态——又有哪些钓友来咨询帐篷了,他又根据反馈改进了哪个设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