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新程初阳(1 / 2)
九月的晨光透过高中部崭新的玻璃窗,在课桌上投下明亮的光斑。
陈遇走进高一(一)班教室时,黑板上方的标语格外醒目: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这里!
莉莉在靠窗的位置招手,旁边留着空座。
王小虎正和几个新同学比划着钓鱼动作,孙宇已经在整理新课本,张伟则对着笔记本电脑飞快敲击。
班主任是位年轻的女教师,自我介绍时让人眼前一亮:我叫苏晴,清华物理系毕业。
听说我们班有科技创新金奖得主?她的目光扫过陈遇几人,正好,学校要组建新的科技社团。
高中部的节奏明显加快。
第一节物理课就讲起了微积分初步,化学课直接进入有机化学,连体育课都增加了体能测试。
完全不一样啊!
午休时王小虎哀叹,初中那点知识根本不够用!
孙宇推推眼镜:数据显示,高中知识量是初中的32倍。
张伟调出课程表:需要重新规划时间分配。
最大的变化是科技创新社的招新。
报名表像雪片般飞来,初中部的学弟学妹们挤满教室。
陈遇学长!
能教我们做传感器吗?
莉莉学姐!
科技英语怎么学?
看着这些热切的面孔,陈遇仿佛看到了一年前的自己。
但挫折很快来临。
第一次物理测验,陈遇只考了78分——初中以来最低分。
正常,苏老师找他谈话,高中物理需要全新的思维方式。
更打击人的是科技社次活动:当陈遇讲解碳纤维项目时,台下有个声音突然问:学长不觉得这个技术已经过时了吗?
夜里,陈遇独自坐在空教室。
月光下,他翻开刘教授送的那本《材料科学基础》,书页间滑落一张纸条: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与陈遇同学共勉
突然,教室门被推开。
苏老师拿着两杯奶茶走进来:听说某个同学在自我怀疑?
老师,我
知道吗?苏老师递过奶茶,我大一时也怀疑过自己。
直到导师告诉我——她指着窗外的星空,创新不是一直向前跑,有时需要停下来思考方向。
这个夜晚,师生聊到很晚。
从材料学到教育理念,从科技创新到人生选择。
临走时,苏老师说:记住,高中不是初中的简单延续,而是重新现自己的过程。
第二天,陈遇宣布科技社改革:不再单纯传授技术,而是开展问题导向式研究。
第一个课题就让所有人惊讶:如何用科技解决校园垃圾分类?
太俗了吧?有社员抱怨。
但很真实。
莉莉展示调研数据,我校日均产生垃圾2oo公斤,分类正确率仅37。
王小虎来了精神:可以做智能分类桶!
孙宇立即计算成本:需要图像识别和机械传动装置。
张伟已经开始编程:我用开源代码改个识别算法。
项目推进困难重重。
机械组做的第一代分类桶把塑料瓶压扁了,电路组设计的传感器在雨天短路,编程组的算法把饭盒识别成了金属。
最困难的时刻,陈遇带着社员回到初中部创新工坊。
看着墙上那些稚嫩的设计图,他突然说:知道我们第一个项目什么样吗?用易拉罐和橡皮筋做的!
重燃斗志的社员们决定推倒重来。
他们请教物理老师机械原理,找化学老师了解材料特性,甚至向食堂阿姨请教垃圾种类。
渐渐地,智能分类桶越来越完善。
转机出现在市环保局的参观日。
局长看着学生们自主研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