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千帆竞(1 / 2)

加入书签

省赛夺冠的消息像春风般传遍校园。

周一清晨,陈遇刚走进初三教室,就被黑板报上醒目的倒计时惊到:距中考还有98天!

旁边贴着他们省赛领奖的照片,形成奇特的对比。

成名人了啊!

毛蛋骑着摩托车追到校门口,扔给陈遇一沓信,都是来信请教的!

不过他指指教室,你们班主任说中考前要收心了。

教室里的气氛明显不同。

课桌上堆着厚厚的复习资料,黑板上写着百日冲刺的标语。

班主任李老师宣布:学校决定成立科技创新社团,但——她特意加重语气,中考结束后再启动!

同学们顿时哀鸿遍野。

能不能边复习边搞项目?王小虎小声嘀咕。

孙宇推推眼镜:根据数据,每天投入1小时科研,对中考成绩影响在误差范围内。

张伟已经打开电脑:我可以开复习-科研时间优化算法

但老师的担忧很快得到验证。

第一次模拟考,几个项目组成员成绩明显下滑。

看看!

我说什么来着!

教务主任拿着成绩单找上门,马上中考了,还搞这些!

最让人意外的是家长会的场面。

陈父被几个家长围住:老陈,让你家孩子收收心吧,别带着大家不务正业!

李娟父亲却站出来:我家娟子这次进步了15名!

她说搞科研让她开窍了!

分歧在周五爆。

教务处正式通知:即日起至中考,所有科技活动暂停!

当晚,3o6宿舍召开紧急会议。

不能停!

王小虎急得跳脚,下个月还有全国赛!

孙宇分析数据:其实每天3o分钟项目时间,反而能提高学习效率。

张伟调出程序:看,这是我做的学习-科研双向促进模型

转机来自一个意外。

市教研员来校指导中考备考,正好遇到学生在天台秘密做实验。

这是什么?教研员好奇地问。

浮漂受力分析仪,陈遇老实回答,用来理解流体力学,对物理中考有帮助。

教研员眼睛一亮:有意思!

能不能演示?

这场临时演示意外促成了学科融合研讨会。

教研员看着学生们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连连点头:这才是素质教育该有的样子!

周五的教职工会议上,争论达到白热化。

中考成绩是硬指标!

教务主任坚持。

创新精神也是素质教育要求!

物理老师反驳。

不如李老师突然提议,让学生证明两者可以兼顾?

于是有了这场别开生面的学科融合展示会。

操场上,各个项目组要演示科技项目中的学科知识应用。

请看这个碳纤维监测装置,陈遇从容不迫,涉及温度控制(物理)、化学反应(化学)、数据建模(数学)

莉莉展示英语组翻译的国外文献:这是科技英语的实际应用!

最精彩的是王小虎,他用抛物线原理演示抛竿技巧:这和物理中考题完全一样!

展示会结束时,教务主任终于松口:可以继续项目,但必须与中考复习结合。

更大的惊喜在后面——校长宣布:学校将把科技项目纳入跨学科学习试点!

新模式立竿见影。

同学们自组织中考科研互助组,用科研项目深化理解知识点。

最成功的当属浮力研究小组,他们通过做钓箱实验,弄懂了所有浮力中考题!

五月的一个傍晚,工坊里依然灯火通明。

陈遇正在推导传感器公式,忽然听到啜泣声。

原来是初三的学妹做数学题卡壳了。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