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萌芽之光(2 / 2)
测程序,孙宇优化了光学系统,王小虎做了新模型,陈遇整理出完整的实验方案。
连莉莉都加入进来,帮忙整理英文文献。
大年三十夜,厂区鞭炮声声。
陈遇却还在宿舍调试设备。
突然,宿舍门被敲响——是值班室大爷。
陈遇!
有你的长途电话!
省城来的!
陈遇飞奔到值班室,抓起话筒的手有些抖。
陈遇吗?我是刘教授!
电话那头的声音激动得颤,你们那个在线监测的思路,所里专家讨论过了,认为很有价值!
开春后,所里想请你们参与正式课题!
挂掉电话,陈遇冲出值班室,对着夜空大喊:我们做到了!
其他三人闻声跑来,得知消息后抱作一团。
王小虎兴奋地蹦跳:我们要参与国家项目了!
孙宇已经开始计算:需要先完善理论模型
张伟打开笔记本:我要重写控制程序!
新学期开学第一天,班主任现这几个孩子不一样了。
物理课上,陈遇居然和老师讨论起碳纤维的力学性能;数学课上,孙宇用有限元分析解了一道难题;甚至王小虎都开始举手回答问题了。
你们吃了什么聪明药?莉莉好奇地问。
陈遇笑着指指脑袋:不是药,是找到了学习的意义。
最让人惊喜的是市科技创新大赛。
当五个少年带着基于光学监测的碳纤维预氧化控制系统参赛时,评委们都震惊了。
这真是中学生做的?一位教授反复检查装置,这个控制思路很新颖啊!
最终,他们拿下了大赛特等奖,还获得了最佳团队奖。
颁奖典礼上,刘教授特意从省城赶来,看着孩子们胸前的奖牌,眼圈红:知道吗?你们解决的正是我们当年最头疼的问题
周工拍拍孩子们的肩膀:继续努力!
中国的材料科学就靠你们了!
夜晚的厂区安静下来,实验室里的设备还在运转。
陈遇记录完最后一组数据,在日记本上写道:
今日方知,所谓科研,不是高深莫测的魔法,而是脚踏实地解决一个个小问题。
每一度温度的控制,每一牛顿张力的调整,都在为解开卡脖子难题添砖加瓦。
合上日记,他望向窗外的星空。
远处,省材料研究所的灯光还亮着,仿佛在与这里的点点星光遥相呼应。
在这个平凡的夜晚,科学的种子正在几个少年心中生根芽,终将长成参天大树。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