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萌芽之光(1 / 2)

加入书签

期末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时,教学楼里爆出如释重负的欢呼。

陈遇放下钢笔,轻轻舒了口气——最后一道力学综合题,他破天荒地用了三种解法。

考得怎么样?莉莉凑过来问,眼睛亮晶晶的。

应该不错。

陈遇难得地露出笑容,最后那道题,我用到了碳纤维张力计算的思路。

走廊里,王小虎正手舞足蹈地比划:那道浮力题我居然做出来了!

就是上次做钓箱浮力测试时搞明白的原理!

孙宇推推眼镜:数据显示,将实际问题与理论知识结合,记忆效率提升376。

张伟已经掏出他的宝贝笔记本:我设计了个错题分析算法,晚上就能生成个性化复习方案。

寒假的第二天,省材料研究所的邀请函送到了学校传达室。

刘教授亲自用毛笔写的信,邀请年轻的材料科学爱好者参加寒假科研体验营。

全体都有?王小虎抓着邀请函的手在抖,我也能去?

陈遇重重点头:刘教授特别说了,团队每个人都要去。

科研体验营开营那天,五个少年穿着略显宽大的白大褂,紧张地站在实验室门口。

刘教授笑着迎出来:欢迎未来科学家!

第一课就让所有人目瞪口呆。

刘教授在黑板上写下材料科学中的数学之美,然后开始推导碳纤维模量计算公式。

看这里,他在黑板上画出一条曲线,杨氏模量不是常数,随着温度变化会呈现这样的非线性关系

孙宇飞快记录,眼睛亮:这就是我们实验中温度波动影响性能的原因!

张伟已经开始在他的笔记本上写代码:加入这个修正系数,控制精度能提高12。

最让陈遇震撼的是电子显微镜室。

当看到头丝万分之一的碳原子排列时,他忽然理解了什么叫做微观决定宏观。

明白了吗?刘教授轻声说,你们在实验中遇到的每一个问题,在这里都能找到答案。

实践环节,他们被允许使用真正的预氧化设备。

当亲手设置温度曲线时,陈遇的手有些抖。

别紧张,工程师在一旁指导,记住三个关键:温度梯度、张力控制、停留时间。

张伟突然开口:如果能实时监测取向度,是不是可以动态调整参数?

工程师惊讶地看他:理论上可以,但需要在线监测设备

我们可以自己做!

孙宇脱口而出,用光学偏振原理!

这个大胆的想法让实验室沸腾了。

在工程师指导下,五个少年开始捣鼓各种光学元件。

王小虎负责加工支架,张伟编程控制,孙宇计算光路,陈遇协调整体。

最后居然真做出了个简易的在线监测装置!

天才!

刘教授看着初步数据连连称赞,虽然粗糙,但思路完全正确!

周工擦着眼角:看到没有?这就是年轻人的力量!

体验营最后一天,他们收到了特殊礼物——一小束t3oo碳纤维原丝。

这是所里最早的产品,刘教授郑重地说,性能不如进口,但是咱们自己的孩子。

回程的长途汽车上,五个少年小心翼翼地传看着那束碳纤维。

王小虎突然说:你们现没有?其实学习和搞研究,跟钓鱼挺像的。

哦?陈遇挑眉。

都要有耐心,要观察,要调整,还要点运气。

王小虎认真地说,最重要的是——要知道为什么鱼不吃饵。

这句话点醒了陈遇。

前世他只知道换更贵的饵料,却从不研究鱼的口味偏好。

如今才明白,无论是钓鱼还是科研,都要从本质思考。

寒假剩下的日子,3o6宿舍变成了小型实验室。

张伟改进了监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