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年的春分河与第一尾准竿鱼(2 / 3)

加入书签

第五颗时,再把线放进水里,这次水面上露出了三颗漂,正好是“三浮四沉”

的标准。

“成了!”

莉莉在旁边拍手,声音压得低低的,怕惊到鱼。

陈遇心里也松了口气,原来在实际水里调漂,比在搪瓷盆里麻烦点,但只要按平时练的步骤来,也没那么难。

接下来该挂饵了。

父亲从布包里掏出块玉米面,加了点水揉成团,捏出一小粒,挂在鱼钩上——鱼钩是父亲特意磨过的,尖得能刺破手指。

“抛的时候别慌,就像在空地上对着搪瓷盆那样,小臂带劲,手腕轻抖。”

父亲退到旁边,给陈遇留出空间。

陈遇深吸一口气,双手握住竹竿,小臂往后收,目光紧紧锁在草洞的中心。

他想起前几天晚上练抛竿时,父亲说的“抛竿要‘跟’着目标走,别‘瞄’着目标急”

,于是慢慢调整呼吸,小臂顺着劲儿往前送,手腕在最后一刻轻轻一抖——红棉线像条灵活的小红蛇,带着七星漂和挂着饵的鱼钩飞出去,不偏不倚落在草洞中央,溅起的水花很小,只让水面的三颗鹅毛漂晃了晃,很快就稳住了。

“好竿!”

父亲忍不住低喝一声,声音里带着惊喜,“比我第一次抛实战竿准多了!”

莉莉也凑过来看,眼睛瞪得圆圆的:“陈遇,你好厉害!

真的抛进草洞里了!”

陈遇心里也甜滋滋的,握着竹竿的手却不敢放松,目光紧紧盯着水面的七星漂——这是他第一次用自己练熟的抛竿技巧钓真鱼,可不能掉以轻心。

水面很静,只有风吹过芦苇的“沙沙”

声,还有远处传来的几声鸟鸣。

陈遇的手指轻轻搭在竹竿上,能感觉到竿身传来的细微震动,那是水流动时线带动竿梢的触感。

前世老周说过,钓鱼要“眼观漂,手感竿,心定神”

,现在他终于体会到这种感觉——不是光盯着漂看就行,还要能通过竿身的震动,感知水里的动静。

大概过了五分钟,水面的七星漂突然动了一下——最下面那颗沉在水里的鹅毛梗,轻轻往上顶了半寸,又很快沉了下去。

“是小鱼碰饵,别提竿。”

父亲在旁边轻声说。

陈遇点点头,手指更轻地搭在竿上,心里默念着前世记的口诀:“轻顶不提,重送再扬”

又过了两分钟,水面的漂突然有了动静——这次不是轻顶,而是最下面那颗鹅毛梗稳稳地往上冒,接着第二颗、第三颗也跟着往上送,三颗浮在水面的漂,一下子变成了五颗!

“送漂了!

提竿!”

父亲的声音带着点急促。

陈遇没有慌,按照平时练的“小臂带劲、手腕轻扬”

,慢慢往上提竿——竹竿弯成了一道漂亮的弧线,竿梢的鸡毛杆微微颤动,线从水里拽出时,带着“哗啦”

一声轻响,一条巴掌大的鲫鱼被钓了上来,鳞片在阳光下闪着银亮的光,鱼嘴牢牢挂着鱼钩,尾巴还在轻轻摆动。

“钓到了!

钓到了!”

莉莉跳起来,赶紧把身边的竹篓递过来,“快放进篓里,别让它跑了!”

陈遇小心翼翼地把鱼从钩上取下来,手指碰到鱼身时,还能感觉到它温热的触感和有力的挣扎。

父亲走过来,伸手摸了摸陈遇的头,眼里满是笑意:“好小子,没白练这两个月抛竿,这竿抛得准,提竿也稳,比你爹第一次钓鱼强多了。”

陈遇把鱼放进竹篓,看着篓里蹦跳的鲫鱼,心里像灌满了蜜——这是他用自己练熟的抛竿技巧钓到的第一尾鱼,不是靠运气,是靠每天晚上在空地上对着搪瓷盆练的几十竿、上百竿,是靠父亲教的技巧,是靠前世记住的钓鱼心得。

他想起上个月在县城看到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