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技术壁垒与暗度陈仓(1 / 3)

加入书签

2oo7年初春的寒意尚未完全散去,“旭遇”

团队从德国载誉而归的兴奋,很快被一场来自国际市场的冷雨浇醒。

陈遇在回国后的第一次高管会议上,敏锐地嗅到了不一样的气氛。

“陈总,这是近一周的国际行业动态简报。”

张伟将一份文件放在会议桌上,语气一如既往的平静,但内容却让在座所有人都皱起了眉头。

“日利集团联合了另外两家欧洲钓具巨头,正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的一个技术委员会里,积极推动一项关于钓竿用碳纤维材料的新标准草案。”

孙宇立刻接过话头,他快浏览着文件中的技术参数部分,眉头紧锁:“草案中对碳布树脂含量的波动范围、挥性有机物(voc)排放限量提出了极为苛刻的要求。

更重要的是,它特别强调了对一种常用增韧助剂的限制,而这种助剂,正是我们‘虎煌’材料保证韧性的关键组分之一。”

“这不是巧合。”

李文博推了推眼镜补充道,“这套标准如果通过,我们现有的部分工艺必须进行大幅调整,不仅成本会显着增加,最棘手的是,可能需要更换部分关键生产设备,整个生产流程都要重构。”

林莉拿起财务部门初步的评估报告,声音带着担忧:“初步估算,改造升级的成本将非常巨大,而且周期至少需要半年以上。

这会严重影响我们新产品的上市计划,尤其是准备重点推广的‘雷霆’系列。

日利这一手,是想从根源上卡住我们的脖子。”

会议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对手这一招,越了单纯的价格战和渠道争夺,直接上升到行业规则制定的层面,既阴险又致命。

陈遇的手指在桌面上有节奏地轻轻敲击着,目光扫过众人凝重的面孔,最后落在孙宇身上:“孙宇,我记得上次你提过,王教授团队在树脂配方优化上,有一个关于催化剂的新思路,当时因为追求极致稳定性暂时搁置了,具体是什么情况?”

孙宇眼前一亮,立刻回应:“是的,陈总。

那是一种侧重于降低固化反应活化能的催化剂体系构想。

它的优势在于,理论上可以在中低温条件下实现树脂的充分固化,不仅能大幅降低能耗,更重要的是,能从根本上减少高温固化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微量有害副产物。

这正好对应了新标准草案里环保指标的要求。

不过,当时因为这种催化剂对原料纯度和混合工艺要求极高,工业化生产的稳定性难以保证,所以优先级被降低了。”

“现在,它的优先级提到最高。”

陈遇站起身,走到白板前,语气果断,“日利想用旧标准体系的围墙把我们困死,我们就用更绿色、更高效的技术直接翻墙过去。

孙宇,你立刻组织精干力量,成立专项攻关小组,王教授团队那边全力配合,目标很明确:三个月内,攻克新型催化剂的工业化应用稳定性难题,我们要拿出完全符合甚至越未来环保趋势的生产工艺。”

他转向林莉:“莉莉,你负责两件事:第一,保障这个项目的资金需求,这是战略投资,不能省。

第二,主动联系国内的轻工业联合会、渔具行业协会,我们要积极参与甚至牵头制定我们自己的钓具材料行业标准或团体标准。

不能总是被动接受国际规则,我们要有话语权。”

毛蛋立刻领会了陈遇的意图:“对!

我让我爸帮忙在工信部那边也吹吹风。

支持本土企业搞自主标准创新,这符合国家政策方向。

咱们得把‘中国标准’的旗子竖起来。”

就在“旭遇”

紧锣密鼓地应对技术标准壁垒的同时,张伟监控到另一条战线的异常动向。

“遇哥,监测到日利中国公司近期与国内几家主要的碳纤维原材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