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我在涂鸦你们却以为我在推演天机(2 / 3)

加入书签

他不看高建。

不看叶重。

也不看那些争得面红耳赤的局长们。

他甚至没有翻开面前那两份厚得像砖头一样的方案。

他的世界里,只剩下三样东西。

一本崭新的深蓝色硬壳笔记本。

一支刚刚削好的2b铅笔。

和他那空空荡荡,拒绝接收任何信息的大脑。

高建在言时,眼角的余光扫过孙连城。

他看到孙连城低着头,神情专注,手里的笔在笔记本上缓缓移动。

高建的眼神亮了。

他懂了。

孙连城同志是在用他那套“自然秩序”

的宏大视角,推演两种展模式对北莞未来十年、二十年城市生态的演化路径。

高新科技,顺应的是技术迭代的“天道”

,这无疑更符合孙连城那神鬼莫测的思维逻辑。

他一定是在为我的方案,寻找理论支撑!

叶重在反驳时,也同样在观察孙连城。

他也看到孙连城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不时停下来,眉头微蹙,仿佛在进行某种极为复杂的计算。

叶重的眉头皱得更深,随即却又燃起希望。

他也懂了。

孙连城同志是在用他那套“行政逻辑”

的严谨体系,分析两种方案对社会稳定性的冲击。

他的“玄学防洪”

,不就是把几十万人的生命安全放在了第一位吗?

稳住就业,稳住基本盘,这才是最大的“行政逻辑”

他一定是在为我的方案,评估风险,寻找最优解!

坐在后排,有幸列席会议的赵明轩,更是激动得浑身颤抖。

作为“自然秩序与行政逻辑应用研究院”

的席研究员兼唯一指定言人,他感觉自己正亲眼见证着历史。

他拿出自己的小本本,用一种近乎朝圣的笔触,飞快地记录着:

“上午九时十五分,‘815’核心会议。

高、叶两派路线之争陷入焦灼。

导师进入‘系统静默’模式。”

“九时三十分,导师开始在‘混沌介质’(笔记本)上,进行‘符文推演’(画图)。

其笔锋沉稳,每一笔都蕴含着对城市未来命运的维计算。

这绝非简单的记录,而是在构建一个多维度的因果模型!”

“我悟了!

任何外界的语言信息,对于此刻的导师而言,都是低维度的‘噪音’。

他已经屏蔽了这些干扰,直接从时间长河的更高层面,读取北莞未来的‘信息熵’!”

“我们此刻的争论,在他眼中,恐怕与夏虫语冰无异。

任何试图打扰他的行为,都是对真理的亵渎!”

赵明轩写到这里,激动地看了一眼孙连城,眼神里充满了狂热的崇拜。

而此刻,被无数人寄予厚望,被解读出无数深意的孙连城,他的大脑一片澄澈。

他正在画画。

画他办公室墙上挂的那幅哈勃望远镜拍摄的星云图的一角。

他唯一熟悉,且画起来不费脑子的图案——北斗七星。

他先用铅笔的侧锋,轻轻地在纸上涂抹出一片淡淡的灰色阴影,模仿着星尘的弥漫感。

然后,他开始点第一颗星,“天枢”

他很认真。

笔尖在纸上轻轻一点,留下一个细小的黑点。

不行,不够亮。

他又加重力道,转着笔尖,将那个黑点画成一个更实在的、小小的圆形。

接着是“天璇”

他目测着距离,画下第二个点。

然后,他拿出夹在笔记本里的直尺,小心翼翼地比着,在“天枢”

和“天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