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李晚(1 / 2)
只见来人眉梢微扬,眼角似含着三分笑意,朱唇轻启时,声音如浸了清泉的玉磬,清丽中带着爽朗。
“怎么你这小和尚,见了我倒像是见了索命的无常?难不成本姑娘的模样,竟这般见不得人?”
那声音并无半分刻意的魅惑,却像初春新抽的柳丝,轻轻拂过人的心尖,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多听几句。
不敬面露苦涩,他心中清楚,当初受了对方所赠的佛门至宝,即便那宝物烫手如炭火,自己身为出家人,终究不好对她疾言厉色。
“不敬见过李姑娘。”
他合掌躬身,语气带着几分无奈。
“此地偏僻,姑娘怎会寻到这里,还能找到小僧?”
李晚的目光掠过一旁静立的林亨,随即落回不敬身上,不耐烦道:“昨日清晨,大理寺接到急报,说这小和山脚下出了命案,凶手手段狠辣。
起初只当是寻常凶案,本打算派个衙役送些案宗给林寺丞。
可后来林寺丞又递了封信,说后续查探时现,死者身上的伤口是江湖高手徒手所造成的,一者寻常衙役根本应付不来,二者对这些江湖上的高手,也是我们悬镜司更熟悉些,是以需得我们出手协助。”
她顿了顿,见没有人有疑问,继续道:“只是眼瞅着要过年,大理寺和悬镜司的人多半都告了假休沐,偏我还在当值,无所事事地接过了卷宗,翻看时瞧见‘不敬’二字,想起前次分别时走得匆忙,便想着顺道来看看你。
怎么,难不成我这一来,扰了你的好事?”
“小僧坦坦荡荡,何来‘好事’一说?”
不敬面色平静,语气无波无澜。
李晚却“噗嗤”
一声笑了出来,白了他一眼,眼神里满是促狭道:“这可不好说。
本姑娘这些日子在京城,可没少听人提起你这‘不敬大师’的名号。
有人说你常与那‘诗剑双绝’的刘大公子流连秦淮河画舫,连舫上的玉大家都对你赞不绝口;还有人说,东厂的韩二档头见了你,都要夸一句‘好个通透的和尚’。”
她往前凑了半步,声音压低了些,却更添调侃之意。
“想不到你这身披袈裟的出家人,竟是个风流人物,连洛阳的风月场都能闯出名堂来。”
这话若是落在寻常人耳中,怕是早已面红耳赤,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即便那些常年混迹花丛的浪子,也未必能这般坦然受之。
可不敬毕竟不是常人,他修心多年,定力早已远同辈。
若是朋友间的寻常玩笑,他尚能随口应对,可这般直指“行为不端”
的调侃,他只当未曾听见。
只见他双手合十,低眉垂目,缓缓宣了一声佛号:“阿弥陀佛。
‘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着而不证得。
’李姑娘此来,想必是为了找林寺丞商议案情?”
李晚闻言,心头顿时涌上一股气闷。
这小和尚,竟又来这套!
她自幼习练《天女经》,对佛门经典亦有涉猎,自然听得出这话源自经中之王的《十方广佛华严经》。
这小和尚用此语,分明是暗指自己沉迷“妄想”
,专揪着无关紧要的事不放,却对正经公务避而不谈。
更可气的是,他还怕自己反驳,直接岔开了话题,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
她轻叹了口气,那声音拐了七八道弯儿,像是浸了江南的烟雨,满是惆怅与哀怨,仿佛有千言万语堵在心头,却无处诉说。
若是不知情的人听了,定会以为她在为不敬的“不解风情”
而难过。
可不敬与她共过事,怎会不知她的脾性?这哪里是什么哀怨,分明是觉得“调侃的乐趣没了”
,满心都是无聊的颓丧。
他心中暗笑,面上却依旧是那副淡然模样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