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线索(1 / 2)
不敬随着那汉子重入堂屋,见右设着三张梨花木椅,便缓步走过去坐了。
那青年恭恭敬敬立在当地,向堂上老者躬身道:“爷爷,丰儿给您带过来了。”
堂上坐着的王里正,闻言抬手摸了摸胡子,眉头微蹙道:“先把孩子放下来,这般抱着成何体统?”
青年面上虽有不愿,却不敢违逆,小心翼翼将怀中稚子放在青砖地上。
那孩子约莫四五岁年纪,一双眼睛黑亮如星,竟无半分怯意。
王里正这才转头对三人笑道:“三位贵客,容老朽引见。
这位是大理寺丞林亨林大人,这位是今科解元刘惑刘公子,这位是报恩寺的不敬大师。”
说罢又向孩子招手,“丰儿,快给三位先生见礼。”
那孩子脆生生应了声“晓得了”
,规规矩矩对着三人作揖,一口童音清亮:“见过林大人,见过刘相公,见过大师傅。”
林亨颔示意,刘惑忍不住笑了笑,不敬刚才虽然已经见过了,但还是与他微微点头。
谁知问过好后,那孩子却不回王里正身边,站在堂中转着圈儿看了一圈,眼珠子咕噜噜一转,竟径直跑到了不敬脚边,小手轻轻拽住了他灰布僧衣的下摆。
王里正吃了一惊,连忙道:“丰儿,过来祖爷爷这儿!
林大人有话问你。”
那孩子却把小脸一扭,小手抓得更紧了,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不要,我要跟大师傅站一起。”
不敬低头看了看扯着自己衣角的小手,又瞧了瞧孩子仰起的笑脸,嘴角泛起一丝笑意。
“这娃娃倒机灵。
‘丰衣足食’,好名字。
里正莫怪,就让他留在小僧身边,想来也不妨碍问话。”
王里正脸上堆起歉意,连连拱手道:“这孩子顽劣得紧,让大师见笑了。”
“无妨。”
不敬伸手轻轻摸了摸孩子的头顶,掌心触到那柔软的胎。
“孩童心性,本就无拘无束,些许小心思,倒显得可爱。”
王里正赔着笑了几声,心中却暗暗纳罕。
他这曾孙素来机警,便是见了不太相熟的乡邻,也少有亲近亲近,今日竟对一位素不相识的僧人如此依赖,看来这位不敬大师果然有些不凡。
他正思忖间,林亨已开口问,声音不高,听起来威严慎重。
“里正,你将这孩子藏了起来,不知是何缘故?”
王里正闻言,脸上的笑容顿时敛去,长叹了口气,声音充满着无奈。
“唉!
大人既问起,老朽也不敢隐瞒。
丰儿这孩子,打小就与旁人不同,是个天生的读书种子。
老朽一辈子没中过秀才,儿子、孙子也都是庄稼汉,买卖人。
原以为王家这辈子与功名无缘,谁知道这孩子这儿竟开了窍。”
他话未说完,刘惑已是眼前一亮,拊掌道:“哦?这娃娃竟有这般天赋?”
“不敢与解元公相比。”
王里正连忙摆手,又对着刘惑拱手道:“今早说起来的时候老朽还没想起来,后来回家才记起,刘公子不正是客人口中诗文冠绝天下,读之令人神怡的那位高材吗?!
解元公的诗文,传遍江南江北,京中那些达官贵人,哪个不赞一声‘少年才俊’?后年秋闱,解元公定能连中三元,光耀门楣!”
刘惑笑着还礼道:“借里正吉言,刘某自当尽力。”
两人寒暄几句,王里正才又接着道:“丰儿两岁便能识得百字,三岁就能背《三字经》,到如今五岁未满,《论语》已能通读,连村中私塾的先生都说,这孩子是百年难遇的奇才。
只是他性子野得很,读书时安安静静,一放下书本,便像脱了缰的小马驹,转眼就没了踪影。”
不敬闻言,低头看了看身边的孩子。
王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