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四明小镇(1 / 2)

加入书签

四明三千里,朝起赤城霞。

不敬大师,且看这四明山色可还入得法眼?

但见说话之人约莫二十出头年纪,头戴素白纶巾,腰间挂鲨鞘精钢剑,手拿一柄折扇,身着青缎襦袍。

面如冠玉,目似寒星,顾盼间神采飞扬,举手投足尽是得意之态。

“刘施主果真博学,此等大气诗文也能信手拈来。”

不敬面色古井无波,只这一句平淡言语,却似冰水浇头,又让那青年面上笑意骤然僵住。

这青年暗自惊疑,自己素来无往不利的诗文手段,怎在这小和尚面前处处碰壁?这和尚此句不正是说此句乃是我抄袭的吗?

想两人初次相遇,任他刘惑吟诵李杜苏辛,纵是不敬闻所未闻,总能不着痕迹点破此乃前人遗墨。

引得刘惑一度以为遇到了老乡。

后来几经试探,不敬皆茫然,才能确定不敬却是本地人。

既如此,这般境遇实属此世未遇!

自他刘惑携异世诗篇博得神童之名,何曾受过这等挫败?他知自身根基尚浅,自幼悬梁刺股苦读今世典籍,更弱冠中秀,名动乡里。

然每每与这小和尚对坐,便觉如芒在背后,最得意处之一竟被人步步紧逼,心底纵然傲气,也有些不舒服。

此番闻得不敬欲往国清寺,他当即执意同行。

倒要看看这深藏不露的和尚,腹中究竟有几卷真经!

然这不敬和尚年齿虽幼,却似入水泥鳅,滑不留手。

刘惑几番言语试探,除探得国清寺之行的去处,余者竟未得半分真章,直教他暗咬牙根。

昨夜二人宿于四明山脚小镇,不敬照例寻了间荒寺挂单。

刘惑独居客栈上房,望着窗外残月,越想越觉这和尚有些修行者的模样。

这一路他屡示豪阔,道是愿奉金帛助大师行脚,偏这不敬只以化缘钵应对。

任他万贯家财,竟无处可使!

晨光熹微中二人于镇口石桥会合,刘惑折扇轻摇,脱口又吟得两句绝句。

岂料又被不敬暗中点破这诗不是他所作。

刘惑虽然依旧嘴角含笑,最终还是按捺不住问道:大师何以断言这句非出我手?

不敬当然不能说自己能看得出概率,那硕大的十成十自那夜张枫之后次得见,他也只能合掌垂目道:诗家傲骨狂气,如龙泉出鞘寒光摄人。

施主虽有凌云志,比起这诗人……还差了几分。

话音稍顿,忽抬明眸直视对方,直言不讳道:自施主与小僧同行,眉间傲意日消,反生踟蹰之态。

此中缘由,小僧亦深感费解。

刘惑心头剧震:莫非连日同行,这和尚已窥破我心底隐秘,特来点化?转念又惊——听闻佛门有他心通奇术,能照见众生心念,难道这小和尚竟是天生宿慧,身负神通?

他手中折扇地急收,在手中敲了敲,暗道:断无此理!

若他真具他心通,我这点微末心思早被洞穿,何至于此?此人颇为正派,我是没看出他丝毫破绽,想来是真正关心于我。

想到此处,他回过神来,正与不敬那似笑非笑的目光对上,一瞬间遍体生寒,总有种被看穿的感觉,哪里还有什么傲气可言?

不敬忽见刘惑面露青白之色,问道:“小僧观施主眉间隐有惊悸,可是有什么不妥?”

刘惑喉头微动,心道:“岂非被你所慑?”

话未出口,却见镇里烟尘起处,一灰衣家仆疾奔而来,扬声高呼道:大师留步!

我家家主有请!

不敬驻足向声音方向看去,不解道:施主是在唤我?

那家仆喘至跟前,回道:正…正是……

不禁目露疑色,双掌合十道:阿弥陀佛。

小僧昨夜方在镇东小庙挂单,今日一早就要离开,与贵府素无渊源,为何请我?

家仆急揖道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