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道门隐秘(1 / 2)

加入书签

不敬摇头缓声道:“黄巾道自汉末三国屡遭重创,如风中残烛,早已烟消云散。

然其遗下的武功秘术,却似那点点星火,散落于江湖草莽、深山古观之中,虽微末,却不绝于世。

个中缘由,盖因诸般秘法,皆脱胎于那《太平清领书》三卷奇书。

此书乃道家无上典籍,包罗万象,玄奥精深。

流传日久,辗转抄录,字句或有细微出入,然大旨真义,却是一脉相承,未曾断绝。

昔年张角得天书残卷,竟能从中悟出撼动社稷的神功妙法,足见其天纵奇才。

然则,张角悟得,他人未必不能习得。

况且,”

他声音微顿,眺向远方,接着道:“纵使天下别处皆已失传,有一地,必存其真本无疑。”

清品听得入神,一颗心悬起,忍不住追问道:“何处?”

不敬抬眼,一字一顿:“龙虎山,张家。”

“嘶——!”

清品倒吸一口凉气,仿佛被无形寒针刺中,手指几乎要点到不敬鼻尖,声音带着惊骇的颤抖道:“小和尚!

你……你莫要信口开河,危言耸听!

你……你莫非意指,搅动此番风雨的幕后黑手,竟是那龙虎山张家?那可是天下道门共尊的祖庭,执正道牛耳的魁,千百年来,唯此一家!

绝无仅有!”

他脸色都有些白,显是被这猜测吓得不轻。

不敬虽天性温和,终究是血气方刚的十六岁的少年,被他这般急躁抢白,心中微恼,一口气堵在胸口,险些便要翻个白眼,好在他静功出色,只是深深吸了口气,强自按捺住性子,无奈地合十道:“阿弥陀佛!

道友,少安毋躁,且容贫僧将话说完!”

他清了清嗓子,继续娓娓道来:“却说汉末乱世,群雄并起。

张家第四代天师张鲁,承先祖遗泽,坐镇汉中,亦是割据一方的豪雄人物。

江湖秘传,他凭借祖天师张道陵所遗的最后一枚龙虎大丹,于众目睽睽之下霞举飞升,白日登仙。

此事真伪,时隔千年,早已渺茫难考,小僧不敢妄断。

然则,当黄巾烽火燎原,涂炭生灵之际,张鲁天师确以其无上威望与龙虎山根基,在汉中保得一方净土,百姓得以喘息。

更有那尘封的野史笔记中隐约提及,他不仅收留了兵败身死的张角之遗孤弱女,更暗中庇护了不少黄巾道中精通符水、医术乃至些许粗浅武艺的残部,使其得以隐匿传承。

彼时,我佛门东渐未久,根基浅薄,远不如今日之盛,唯有少数云游苦行的高僧,或于山野遗民口中,或于残垣断壁之间,录得这惊鸿一瞥的只言片语,流传后世。

唯有一点,小僧经多方查证,确信无疑,便是那张鲁天师,确曾于机缘之下,得获了完整的《太平清领书》真本!”

“按理说,《太平清领书》乃玄门正宗无上宝典,内蕴大道真法,依法循序修行,澄心静虑,本可直指长生,无有挂碍。

然则,张鲁天师于那浩渺经文深处,竟窥见了一则被前人刻意掩藏的禁忌秘法!

此法阴毒诡谲,竟能以邪异手段,活生生将虔诚信众炼化为无知无觉、力大无穷、唯命是从的护道傀儡——黄巾力士!

张鲁天师乃有道真人,心怀慈悲,见此秘法有违天道人伦,以生魂血肉为祭,手段之酷烈,与魔道行为无异!

他深感此法若现于世,必是滔天大祸,有伤天和,遂以大决心、大毅力,将此秘法连同整部《太平清领书》尽数封存于龙虎山禁地深处,并以天师法旨严令后世弟子,凡修为不足、心性未臻圆融坚忍之境者,绝不可翻阅,违者以叛道论处!”

“光阴荏苒,白云苍狗,倏忽已是二百余载春秋流转。

龙虎山张家虽世代承袭‘天师’尊号,执掌道门牛耳,然天下之大,符箓一脉英才辈出,不甘久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