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天台辛密(1 / 2)

加入书签

不敬心中如何计较暂且不表。

那袁通正与他四目相对,忽见这小和尚眼神飘忽,频频扫向自家顶门,心下不由悚然:“怪哉!

这小秃驴目光为何总觑我头颅上方?莫非他口宣佛号,慈悲为怀是假,实则暗藏杀机,欲行那斩绝户之事?”

袁通暗自盘算,自己全盛之时都不是这小秃驴的对手,被他一招废了多年苦修,此刻要是对自己动手,他哪里是对手?正欲以言语相激,好叫这小秃驴恪守前诺,饶过自家性命。

话未出口,却忽闻那不敬和尚陡然开言。

“袁道友倒真是求知若渴。”

不敬微微一笑,淡然道,“也罢,事无不可对人言。

小僧所学天台宗微末功夫,原非什么不传之秘。

道友既执意相询,贫僧亦无须藏掖。

适才所用轻功,名唤《止》。”

“《止》?”

不敬这名字甫一出口,方才还欲置对方于死地的袁通与张枫,不由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见一片茫然。

饶是先前对不敬深信不疑的张枫,此刻心底也倏然掠过一丝古怪念头:莫非这位不敬大师信口杜撰了个名目,意在搪塞于我?

不敬双掌合十,神色肃穆,缓缓除下腕间那串乌沉沉的檀木念珠,朗声诵道:“体真止者,诸法从缘生,因缘空无主;息心达夲源,故号为沙门。

知因缘假合、幻化性虚,故名为‘体’。

攀缘妄想得空即息,空即是真,故言体真正。”

此段经文,源出天台宗四祖智顗大师所着《摩诃止观》。

然则这位智顗大师,虽序在四祖之位,若论其开宗立派之功,实乃开法华玄义,树立本宗纲维,判释如来一代时教,奠定天台宗“教观双美之基”

的不世出人物,连天台宗的祖庭国清寺都是智顗大师劝服当朝太子所建,是以隐然为天台一脉不祧之祖。

袁通与张枫虽皆有佛门渊源,却非天台宗弟子,于这《摩诃止观》的玄妙奥义自然不甚了了。

但见不敬忽作宝相庄严之态,二人登时心头一凛——这般肃穆神情,他们行走江湖时在那些讲经说法的得道高僧脸上见得多了。

此刻见和尚突然郑重其事,皆知必有要紧分解,当下屏息凝神,竖起耳朵要听个真切。

不料这会儿不敬却僧袍一展,竟自盘膝而坐。

又朝张枫摆了摆手,示意他同坐听这桩江湖旧事。

三人坐定,不敬才开口道:“说来此事倒与禅宗有些渊源。”

张枫闻言一怔,他万没料到此事竟会牵扯到自己身上,难不成这小和尚要与自己这少林俗家弟子算旧账不成?不应该呀?观其谈吐俨然高僧做派,不会如此做吧……应该不会吧……他的额角不觉渗出细汗。

不敬见他这般模样,不由莞尔,温言道:“张镖头何必如此惶急?不过是些陈年旧事罢了。

且不论此事与贵派少林实无干系,就说贫僧虽算不得大度之人,却也不至于迁怒于你。”

张枫听罢,紧绷的肩头这才松了下来。

暗自思忖:“昨夜月下闲谈时,倒不曾察觉这小师父竟有几分顽童心性。

不过看他行事光明磊落,倒也是个可交之人。”

不敬和尚似未察觉张枫面上阴晴变化,只是缓声道:“这门轻功创制不过百余载,加之我天台宗弟子素来潜心佛法,少在江湖走动,二位未曾听闻,原也寻常。”

他忽从腰间拿出一枚黄皮葫芦,指节在葫芦腰身轻轻一扣,仰啜饮时喉结微动。

张枫鼻翼翕张,但觉一缕山泉清气飘来,心下暗忖:这和尚倒是持戒精严,这葫芦里确是清水。

他的话可信度又提了几分。

不敬饮罢山泉,黄皮葫芦在掌中一转隐入袖底,声音如古井生波道:“那是百年前的旧事了,说来惭愧。

想当初道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