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林晓悠的“阳台小展”:晾衣绳上的作品(1 / 2)

加入书签

理发店里那场混合着泪水与安抚的小小风波,随着新发型的清爽亮相而逐渐平息,成为了小傅曦成长相册中一页带着泪痕却值得纪念的篇章。家庭的日常继续在琐碎与温馨中流淌,而林晓悠的艺术生命,也在家庭生活与个人创作的平衡中,寻找着新的表达出口。

自从画展成功举办后,林晓悠收到了不少商业合作和约稿邀请,但她都谨慎地筛选,不愿让过度商业化的创作打乱自己的节奏。她依然最享受在自家阳台那个迷你画室里,进行不受拘束的、发自内心的创作。小傅曦的成长,家庭的点滴,自然的光影变化,是她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

日积月累,画室里堆叠了不少已完成或接近完成的小幅作品。有用水彩捕捉的、儿子在阳光下熟睡时睫毛投下的阴影;有速写本上记录的、傅景渊陪儿子玩纸飞机时专注的侧影;还有尝试新技法描绘的、雨后阳台薄荷叶上滚动的露珠……这些作品不像画廊里那些大幅画作般具有冲击力,却更私密、更灵动,充满了生活的温度。

它们安静地躺在画室里,除了家人,少有外人能看到。林晓悠看着这些凝聚了时光与情感的小画,总觉得它们值得一个被看见的时刻,哪怕观众只有她自己和最亲密的家人。

一个阳光明媚、微风和煦的周六下午,一个念头忽然闯入她的脑海。她看着阳台上那根平时用来晾晒小件衣物的可伸缩晾衣绳,又看看那些小幅画作,一个绝妙的主意诞生了——何不利用这根晾衣绳,办一个只属于他们家的“阳台小展”?

说干就干。她先将晾衣绳仔细地擦拭干净,然后从画作中精心挑选了一批大小适中、题材轻松愉快的作品。她找出了一盒五颜六色、造型可爱的小木夹子。

傅景渊正陪着儿子在客厅玩积木,看到林晓悠在阳台上忙碌,好奇地抱着儿子走过来。

“妈妈在做什么?”傅景渊替儿子发问。

林晓悠回头,神秘地一笑:“布展。”

她在傅景渊和儿子好奇的目光中,将一幅描绘小傅曦第一次吃柠檬时皱成包子脸的水彩画,用亮黄色的小夹子,夹在了晾衣绳的一端。接着,是一张炭笔速写,记录着傅景渊用领带固定绘本的瞬间,用的是深蓝色的小夹子。然后是一幅色彩明媚的、阳台绿植与远处城市天际线交融的油画写生……

她像一只快乐的鸟儿,将一幅幅作品用不同颜色的夹子,依次夹在晾衣绳上。微风拂过,画纸和画布轻轻摇曳,阳光穿透它们,仿佛给这些作品镀上了一层流动的金边。原本功能单一的晾衣绳,瞬间变成了一条充满艺术气息的临时展线。

小傅曦在爸爸怀里,兴奋地看着妈妈变魔术,看着那些熟悉的场景(包括他自己)被挂在绳子上晃动,伸着小手指指点点,嘴里发出“啊啊”的叫声。

很快,“布展”完成。十几幅大小不一、风格各异的小作品,像一串斑斓的旗帜,在阳台的阳光下轻轻飘荡,构成了一道独特而温馨的风景。这个“阳台小展”没有开幕式,没有专业灯光,也没有熙攘的观众,只有阳光、微风,和作为唯一观众(兼模特之一)的父子俩。

林晓悠退后几步,抱着手臂,欣赏着自己的“杰作”,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这种展示方式,随意、轻松,却充满了生活的诗意。

傅景渊抱着儿子,沿着这条小小的“艺术长廊”慢慢走过,一幅一幅地看过去,不时地给儿子讲解:“看,这是曦曦在吃柠檬,酸不酸?”“这是爸爸在给你讲故事。”“这是我们家阳台的薄荷……”

小家伙似乎能听懂,看得格外认真,有时还会对着画中的自己或爸爸咯咯笑起来。

这个即兴的“阳台小展”,是林晓悠对日常生活的一次深情回望,也是她艺术与生活完美融合的缩影。它让那些散落在画室角落的私人记忆,在阳光和微风中获得了一次集中的绽放。对于傅景渊和小傅曦而言,这更是一次独特的艺术启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