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婴儿床边的速写本:他睡颜里的星辰与呼吸(1 / 2)

加入书签

经历了“张姐请假四小时”那场手忙脚乱却充满温情的实战演练后,林晓悠和傅景渊对于父母这个身份有了更深一层的体悟。那不仅仅是血脉相连的爱与宏观的责任,更是由无数个具体而微的瞬间堆砌而成的日常——换尿布时的“搏斗”,喂食时小心翼翼的温度,以及追逐那不知疲倦的小小身影时,混合着疲惫与欢笑的喘息。

这种体悟,让林晓悠看待儿子的目光,在原有的浓烈爱意之外,更添了一份沉静的观察与记录的渴望。她不再仅仅满足于用相机捕捉那些成长的瞬间,内心深处那股被育儿生活稍稍压抑的艺术创作冲动,再次苏醒,并且找到了一个绝佳的主题——她的儿子,傅曦。

一个午后,小傅曦在婴儿床上酣然入睡。阳光透过薄纱窗帘,变得柔和而朦胧,轻轻笼罩着他。他侧躺着,一只小手握成拳头抵在胖乎乎的脸颊边,呼吸均匀绵长,小小的胸膛随着呼吸轻轻起伏。那毫无防备的睡颜,纯净得像天使,每一根睫毛都仿佛在发光。

林晓悠心中一动,轻手轻脚地拿来她那本许久未用的速写本和一支削尖的炭笔。她没有选择舒适的沙发或书桌,而是直接席地而坐,背靠着婴儿床的栏杆,以一个最近的距离,最虔诚的姿态,打开了本子。

笔尖落在粗糙的纸面上,发出沙沙的轻响,与孩子清浅的呼吸声交织在一起,成了这静谧午后最动听的乐章。她首先勾勒的是那圆润的头部轮廓,线条流畅而肯定。接着,是那饱满的额头,微微嘟起、带着婴儿特有柔软弧度的脸颊。

她的笔触变得极其轻柔,小心翼翼地描绘那两排像小扇子一样覆盖在眼睑上的睫毛。它们那么细,那么密,在眼睑下方投下淡淡的阴影,仿佛栖息着的蝶翼,随时会因为一个甜美的梦而微微颤动。

然后,是那只露出来的小耳朵,轮廓精巧得像一枚贝壳,边缘泛着健康的粉色,在光线下几乎透明,能看见细细的血管。

林晓悠画得极其专注,时间仿佛在这一刻慢了下来,甚至停滞了。她不再是那个被琐事缠绕、偶尔会感到疲惫的母亲,而是一个纯粹的观察者和记录者。她的眼睛像最精密的扫描仪,捕捉着儿子脸上每一处细微的起伏,每一道柔和的光影。

她注意到,儿子微张的、如同花瓣般柔嫩的嘴唇上缘,有一个几乎看不见的、小小的唇珠,让他即使在睡梦中,也仿佛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她注意到他的眉毛虽然淡得几乎看不见,但那微微蹙起的眉型,竟隐隐有了几分傅景渊沉思时的影子。

最让她心动的,是儿子那安然闭合的眼睛形成的两道弯弯的弧线。那弧线那么柔和,那么宁静,像夜空中初升的新月,清澈得不染一丝尘埃。她用心地刻画着这“新月”的弧度,试图将那份纯粹的安宁与美好,永远地留在纸面上。

而伴随着笔触的,是他平稳的、带着奶香的呼吸。那呼吸声很轻,却像温柔的潮汐,一下,又一下,拍打在她的心岸上。她觉得自己不是在用笔画画,而是在用听觉,用嗅觉,用全部的爱意,去感受,去描摹。笔下的线条,仿佛也带上了呼吸的节奏,变得生动而温暖。

不知过了多久,一幅酣睡的婴儿侧颜速写完成了。炭笔的线条有深有浅,有虚有实,完美地捕捉了光线的变化和肌肤的质感。画中的小傅曦,不仅仅是像,更是一种神韵的捕捉,那份毫无杂质的安详与纯真,几乎要破纸而出。

林晓悠放下炭笔,轻轻舒了口气,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和宁静。这种满足,不同于完成一幅大型水彩画的成就感,它是一种更私密、更深刻的情感流淌与艺术表达的结合。

傅景渊提前结束工作回家,在客厅没看到人,寻到婴儿房,看到的便是这样一幅画面:柔和的夕阳光晕中,儿子在婴儿床上睡得正香,而他的妻子,背靠着婴儿床坐在地毯上,膝上摊开着速写本,正低头凝视着自己的作品,侧脸的神情温柔得不可思议,嘴角噙着一抹宁静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