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攀钢,稀土(下)(4 / 4)

加入书签

且停留在实验室提纯阶段。

那时候要用稀土,得拿着大量材料去外国提纯,百倍的价格买回来。

转折在70年代。

原本搞核燃料的徐光宪带领团队加入包钢,搞出了“回流串级萃取工艺”,一步实现了工业级提纯,打破西方垄断。

到了如今,中国稀土专利已占全世界60%以上。

而且因为中国稀土量大,二十年挖矿过程中胡乱开采,大量廉价出口,把全世界的稀土价给卖崩了,西方稀土企业无法生存,技术进展更慢。

加工技术愈加集中到中国。

稀土野蛮开采的乱象,直到2005年。

徐光宪院士联合一批专家在政协提案:稀土是战略资源,绝不能重蹈大豆覆辙!

到了06年,稀土列为保护性矿种,实行开采总量控制,开采配额和出口资质都到了少数企业手中。

攀钢想拿到出口资质大概是没问题的,但开采许可几乎很难拿到。

但陈学兵并未被这个问题困扰。

他微微一笑:“稀土一定要有开采资格才能加工吗不一定吧,澳大利亚,俄罗斯,巴西,缅甸,越南,都有稀土矿,而且有很多珍贵的中重稀土。”

说罢,他看着余自甦,笑中若有深意。

国内的稀土是重要战略储备资源,自然是不能随意开采了,不过可以到国外去挖嘛。

能想到稀土,是因为之前的一件事,给他带来了灵感。

刘瀚,澳大利亚,钼矿!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