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上来先亏800米?(4 / 6)
里也多了一丝犹豫。
工资逐年涨10%…
还舍得买全站仪。
买全站仪的事,他早跟于春尹提过了,那东西用着方便,适用范围也大,能测点距。
但一台南方测绘的国产全站仪也要两万,贵的进口徕卡,十几万到上百万。
于春尹听说经纬仪也能搞测量,就直接拒绝了这事。
这不是一个全站仪的事,还有采购方面。
跟着精打细算的于总干,有时候觉得踏实,至少不用担心老板掏不出钱发工资,但有时候也会感到不被理解,每逢大项开销,就要解释半天。
陈学兵想买全站仪其实是为了一次到位,经纬仪本身就有误差,操作还容易受影响,搞搞小项目还行,范围稍微大点,误差就夸张。
他以后肯定要接大项目的,花几千块买台经纬仪,就用这一个小厂项目,还不好用,何必呢。
……
等任总,看图纸。
察看图纸的事,陈学兵会一半。
什么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他看着头大,但他会看文字解释部分,关于施工工艺那一半。
工程量和工艺,涵盖着工程的成本。
工艺只能从图纸上看,工程量图纸上有,合同上也有,但那都不准确,是根据图纸来的。做图纸的设计单位很多时候都是委托别人去看现场,而且小单位节省日常人员开支,便宜的学徒工多,大单位活多,先接活再计划,分包现象也严重,导致能力参差不齐,很多人都不是在做设计,而是依样画模板。
一些设计纯属臆测,真正施工过程中变更会比较大。
所以关于工程量,他更习惯自己从现场去看。
老工程人的许多习惯里,说明着整个行业的弊病。
任总吃饭很快,不到六点,大家就整装出发,任总带了个年轻小伙,五个人,刚好一个车。
看到楼下的丰田佳美,任开平露出了一点笑容,是个比较有实力的老板,对标其他标段上的老板,大多都是20万以下的车。
有实力,事就少,谁也不想天天去工地上帮忙协商工人工资,材料费用,帮施工单位给各方写保证书。
一上车,任开平就发问:“于总,听说你市区里还有其他项目?这边是谁具体负责?”
“我,于总,以后多多关照。”陈学兵主动接话道。
任开平坐在副座,往后细细一打量,笑容有些凝固了。
刚才他还以为这小年轻是换着开车的司机呢。
“你…干过工程?”
任开平再次看了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