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天潢贵胄(3 / 4)

加入书签

    因为前身兴趣使然,他对宋朝历史十分熟稔,可这也叫他有些心烦。

    就宋而言,眼下并不算个好时期,未来走势堪忧。

    还有不足一载,太皇太后高滔滔薨世。

    还有七年,哲宗赵煦宾天,向太后力主端王赵佶继位,就是后来的道君皇帝宋徽宗。

    徽宗在位期间,各路烟尘不断,大小造反几十起之多。

    还有二十七年,梁山贼寇揭竿作乱。

    还有二十八年,方腊明教举事江南。

    还有三十三年,女真金兵南下。

    还有三十四年,东京城破,二帝北狩不返,宗室上至诸王,下至子弟,全部受押同行,沿途伤死无数。

    可以说未来危机重重,到老都不消停,大宋江山岌岌可危,他想做个逍遥王爷都难。

    那就只好谋算办法,思虑对策。

    哲宗无后,兄终弟及,可他熟知历史,彼时向太后力排众议,独相章惇连举数人,又言端王轻佻,不可君天下,都不能够改变赵佶最后登极。

    端王赵佶的母亲陈氏出身掖庭御侍,乃向太后一手提拔,视为心腹,向太后亲子亲女幼年夭折,再无所育,所以陈氏死后,其一直视赵佶为己出。

    所以哪怕年龄略长,但有嫡传嫡无嫡传长这条路,亦不好走通。

    嫡还好说,没有争议,至于长,前朝后世,历史之上,曾无数次证明,是靠不住的!

    既然如此,是准备陈桥兵变,还是筹谋烛影斧声?

    是先手假造个金匮之盟?亦或确实没有承位,那等女真南下,提前逃出东京,弄死赵九,以近宗亲王之名聚兵?

    赵倜觉得都不易,这一切的前提要先掌握莫大权利,但皇室爵位遥领远授,碍祖宗礼法,难得入朝为官。

    宗室难以科举、不可从军、不授朝官,除非皇帝特谕开口,可哪个皇帝会做这种事情?大宋开朝之初,就算宗正寺卿,判寺事这种管理宗族的官职,都叫赵普与其弟赵安易担任,不以皇族之人任之。

    亲近向太后无用,他思索之下,便靠向了太皇太后高滔滔,虽然爵位遥授,他也须晋升,勘高身份,将来才能更好行事。

    并非每一名皇子都会封为亲王,神宗皇帝已经不在,他们这些神宗的子嗣只算近宗,而不是当今天子的直系,封伯封公封郡王者大有人在。

    燕王是大国王号,本该是神宗十二子莘王赵俣将来晋升的封号,但他抢先一步,是如今近宗诸亲王中,唯一的大国封号。

    虽然赵倜知道,亲近高滔滔会得罪赵煦,尽管小皇帝此刻没表现出来,但太皇太后高滔滔去世之后,小皇帝是必要来一盘清算的,不说如今朝中执政的旧党,甚至都险些废掉高氏的太皇太后称号,将其贬为庶人。

  &nb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