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答辩大赛(2 / 3)

加入书签

心准备过,西装革履,头发梳得一丝不苟。

    他的陈述照本宣科,内容几乎就是“校园易通”的翻版,但缺乏核心数据和独特的见解。

    提问环节,评委们的问题还算温和,他都勉强应付了过去。

    轮到“校园易通”团队上场。

    何晨枫走在最前面,他今天只穿了一件干净的白色衬衫和深色休闲裤,身形挺拔,步履从容,脸上带着淡淡的自信笑容,与黄大海那种刻意的正式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种举重若轻的姿态,首先就在气场上胜了一筹。

    赵铭负责的PPT演示流畅专业,数据图表清晰直观地展示了“校园易通”上线以来的用户增长、活跃度以及各模块的使用情况。

    谭琛补充的线下推广实例生动具体,充满了青春的冲劲和接地气的气息。

    而何晨枫的整体陈述,更是堪称点睛之笔。

    他语言精炼,逻辑清晰,不仅阐述了项目的现状,更着重描绘了未来的规划。

    基于实名认证的信任体系、围绕校园生活场景的服务拓展、以及初步构想的商业闭环。

    他的声音沉稳有力,充满了感染力,让不少评委频频点头。

    陈述结束,进入提问环节。

    大部分评委的问题都集中在技术实现、用户获取成本、未来盈利模式等常规领域,何晨枫三人都准备充分,对答如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1章:答辩大赛(第2/2页)

    就在这时,坐在评委席一侧的童旭推了推眼镜,开口了,语气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

    “何晨枫同学,你们的项目听起来很不错。但是,我注意到,你们的核心模式,‘学友通’团队似乎也有类似的构想。

    而且,据我所知,‘学友通’团队启动时间更早一些。对此,你怎么看?是否存在模仿或者……同质化竞争过于严重的问题?”

    这个问题极其刁钻和阴险!

    直接暗示“校园易通”可能是模仿者,并将焦点引向了“同质化竞争”,试图抹杀“校园易通”的独特性和先发优势。

    台下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黄大海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冷笑。

    谭琛和赵铭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紧张地看着何晨枫。

    何晨枫面色不变,甚至嘴角那抹淡淡的笑容都没有消失。

    他向前微微倾身,对准话筒,声音清晰而平静:

    “谢谢童老师的提问。”

    他首先礼貌回应,随即话锋一转,却不直接反驳童旭的暗示,而是跳出了这个陷阱:

    “首先,我认为,在校园服务这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