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潮汐润脉(1 / 2)

加入书签

灵脉枢纽星的 “水系技术融合中心” 内,联盟工程师正围绕 “跨文明水系协同方案” 展开最终调试 —— 潮汐灵脉文明擅长的 “灵脉洋流操控术” 依赖 “星核级灵脉水源” 运行,这种能量与潮汐族(联盟已合作文明)的水流能量存在 80% 兼容性,但与火焰族的高温能量、金属族的刚性能量存在 “冷热对冲” 风险;经过 21 次试验,联盟研发出 “潮汐能量调和矩阵”:以潮汐族的 “水流晶核” 为基底,嵌入绿藤族的 “生态共生纤维”、风语族的 “气流缓冲层” 与幽影族的 “暗物质稳定膜”,可将对冲能量转化为 “温性水系能量”,同时具备生态修复、气流适配与隐匿防护三重特性,为与潮汐灵脉文明的技术协作提供核心支撑。这些成果被整理成《潮汐水系协作手册》,随探索队一同前往潮汐星域。

林风站在探索队启航广场上,看着 20 艘经过水系适配改造的战舰 —— 除原有的 “新域号”“暗影号”“火焰号”“绿藤号”“金属号”“风巡号”“幽影探测舰”“汐影号” 外,新增潮汐族的 “汐潮号”(搭载星核级水流能量发生器,可模拟灵脉洋流)、晶岩族的 “岩汐号”(携带岩脉水系过滤装置,清除水体污染),以及 10 艘 “潮汐物资舰”,满载潮汐能量调和矩阵、灵脉水源修复设备与海洋生态急救物资。

“潮汐灵脉文明的核心特性是‘顺应与平衡’,” 林风通过全域通讯向队员强调,“根据灵墟解读的古灵脉秘卷,他们以‘潮汐部落’为单位,生活在‘海洋覆盖率 90%’的潮汐星上,依靠灵脉洋流维持海洋生态与文明运转;反灵脉文明很可能利用其‘不喜冲突’的特性,用污染手段削弱防御,我们必须以‘生态修复优先’,用多文明协同成果证明联盟价值,而非强行施压。”

灵墟的精神力化作战汐星域的立体星图,悬浮在广场中央:“潮汐星域的主星球‘潮汐星’被‘灵脉洋流带’环绕,这些洋流带是潮汐族构建‘水系防御屏障’的天然基础;但最新探测显示,洋流带的能量流速从每秒 5 米降至每秒 1.2 米,部分区域出现‘死水带’—— 这会导致海洋植物大量死亡,鱼类灭绝,最终引发‘生态崩溃’;反灵脉文明的‘盐水污染弹’信号曾在星域外围的‘废弃航道’出现,推测已对潮汐星发起过隐蔽攻击。”

潮汐族的汐月(联盟水系技术顾问)站在 “汐潮号” 舰桥,调试灵脉洋流探测仪:“‘汐潮号’已升级‘水系能量共鸣模块’,可穿透海水定位潮汐星的‘灵脉水源核心’;同时,舰上的‘盐水净化炮’可在 30 秒内清除 10 平方公里的盐水污染,且不会破坏海洋生态。”

绿藤族的绿薇则在 “绿藤号” 上准备生态修复种子:“绿藤族的‘海洋共生种子’可在污染水体中快速生长,吸收有害物质的同时释放灵脉能量,帮助恢复海洋生态;这些种子已用潮汐能量浸泡处理,能适应潮汐星的水体环境,不会出现外来物种入侵问题。”

探索队以 “汐潮号” 为先导,沿 “幽影 - 风语 - 金属 - 绿藤联合防御阵” 延伸的 “水系安全航道” 向潮汐星域行驶 —— 沿途的宇宙灵脉网已与 “水系能量浮标” 连接,形成 “水流补给带”,战舰可随时停靠浮标旁补充水系动力;10 天后,探索队抵达潮汐星域外围,远远望去,潮汐星如同一颗蓝色的宝石,表面闪烁着水光,但环绕星球的灵脉洋流带已失去往日光泽,部分区域呈现出暗灰色,探测仪显示水体中的灵脉能量浓度从 3.0 单位降至 1.1 单位,盐水含量超标 5 倍。

“绿藤号” 的生态预警系统突然响起:“检测到 4 艘反灵脉战舰!正从废弃航道向潮汐星行驶,舰体携带‘盐水污染弹’,预计 1 小时后抵达潮汐星的‘东极洋流带’—— 该洋流带连接潮汐星的灵脉水源核心,一旦被污染,核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