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上线仅三小时,就登上了热播榜榜首(1 / 2)

加入书签

六月的柳岸里,蝉鸣伴着竹风,“银发非遗手作工作室”的院子里挤满了人——《匠心拾光》非遗体验营首期正式开营,三十位从各地赶来的粉丝,带着对非遗与有声剧的期待,围在老匠人和六人身边,眼里满是兴奋。

体验营的第一站是竹编工坊,程师傅和倾喃、陆则早已摆好竹丝、篾刀等工具。程师傅拿起一根竹丝,演示如何“劈丝”:“咱们编迷你竹篮,得先把竹丝劈成头发丝那么细,力道要匀,不然丝会断。”粉丝们跟着拿起竹丝,手指笨拙地尝试,有位小姑娘的竹丝断了好几次,急得眼圈发红。倾喃走过去,握着她的手说:“别着急,你看,劈丝时要顺着竹纤维的方向,就像念台词时要跟着情绪走一样,慢慢来。”

陆则则在一旁用录音设备,记录粉丝们劈竹丝的声音:“这些‘沙沙’声可以剪进有声剧的彩蛋里,让听众听到大家的努力。”他还教粉丝们用竹丝编“台词挂件”——把《匠心拾光》里的经典台词,编成竹丝纹路刻在挂件上。有位粉丝编好后,兴奋地对陆则说:“我要把这个挂件挂在耳机上,听剧的时候就能摸到它,感觉和你们更近了!”

第二站是漆器工坊,郑师傅和凰慕、沈亦舟准备了漆料、漆板和软木槌。郑师傅教大家调漆料:“红色漆要加一点朱砂,黄色漆要加一点藤黄,调的时候要顺时针搅,不然漆会分层。”凰慕则带着粉丝们在漆板上画简单的云纹:“画云纹时,起笔要轻,收笔要慢,就像沈老师录台词时的语气,有起有伏才好听。”

沈亦舟则组织了“声纹猜谜”游戏——他敲击不同颜色的漆板,让粉丝们猜对应的情绪台词。有位粉丝听出蓝色漆板对应“平静”,立刻站起来说:“是樊赟老师念‘绣帕要慢慢绣’的那句!”沈亦舟笑着点头,把迷你漆器云纹挂件送给她:“答对了!这个挂件背后,就刻着那句台词。”

最后一站是布艺作坊,李爷爷和樊赟、温叙言拿出了准备好的老布料和绣线。李爷爷教大家“打籽绣”:“每颗籽都要绕三圈线,捏紧了再扎针,这样籽才结实。”樊赟则给粉丝们讲民国绣品的故事:“当年我外婆绣慰问品,每天只睡四个小时,就为了多绣一块帕子。”粉丝们听得入神,有位老奶奶粉丝红着眼眶说:“我年轻时也绣过慰问品,今天又想起了那些日子,谢谢你们还记得。”

温叙言则把粉丝们绣的“籽”收集起来,拼成“匠心”两个字:“咱们把这个送给老匠人们,感谢他们传承手艺。”粉丝们纷纷点头,看着自己的作品,脸上满是自豪。

体验营结束时,粉丝们拿着自己做的竹编挂件、漆器云纹和布艺绣品,围着六人合影。有位粉丝说:“以前我觉得非遗离我很远,现在才知道,它就在竹丝里、漆料里、绣线里,还在你们的声音里。”倾喃笑着说:“以后我们会多办体验营,让更多人爱上非遗,也欢迎大家常来柳岸里。”

七月一日,《匠心拾光》非遗单元剧在各大音频平台正式上线,上线仅三小时,就登上了热播榜榜首,评论区和弹幕里满是粉丝的留言,热度远超预期。

竹编单元《老篮新生》上线后,粉丝们纷纷被倾喃的台词打动:“听倾喃老师讲修复竹篮的故事,我居然看哭了!‘竹丝断了能接,回忆断了接不上’这句话,我记了好久。”还有粉丝注意到细节:“背景里的竹丝声是真的吧?听得我都想摸一摸竹篮了!”陆则配的男主角也收获好评:“陆老师的声音好温柔,尤其是安慰倾喃老师的那段,我循环了五遍!”

漆器单元《云纹寻声》则因为“声纹互动”火了——粉丝们根据剧中的漆板敲击声,在评论区猜云纹颜色,还有人晒出自己画的“声纹云图”:“我跟着剧中的声音,画了一幅云纹图,感觉自己也成了纹样设计师!”凰慕的配音被粉丝称赞:“凰慕老师的声音里满是惊喜,尤其是找到云纹时,我都跟着开心!”沈亦舟的声效设计也备受认可:“不同颜色漆板的声音真的不一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