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许成军:别用主义框住日子!(2 / 3)

加入书签

纸,竹篮里的鸡蛋磕出轻响。“你看这老周,被撕了三次招牌还敢干,”,“俺也想缝布鞋去集市卖,以前总怕街坊笑……”

    旁边的大妈抢过话:“笑啥?许知青都说了,凭手艺吃饭,腰杆挺得直!”

    拐角的豆腐摊,掌柜的把报纸贴在木板上,用糨糊刷得平平整整。“给大伙念念!”

    他舀豆腐的铜勺往缸沿一磕,“‘个体是小溪,集体是大河’咱卖豆腐的,不也是给大河添水?”

    排队的人都凑过来,有人掏出笔在烟盒上抄句子,说要带给公社的知青看。

    日头升高时,报纸已经传到了挑粪工手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三十七章许成军:别用主义框住日子!(第2/2页)

    他把扁担靠在墙上,用脏乎乎的手指点着“青年要野”那行,咧开嘴笑:“俺娃想读书考大学,总怕人说‘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这报得让他瞧瞧,‘别信那些捆人的套话’,敢想才算本事!”

    ...

    文联办公室。

    一份《安徽青年报》躺在苏中办公桌上,报纸上有几段被标了红,在太阳底下依旧扎眼。

    红笔画着:

    “马胜利:青年想摆摊、想闯路子,总被说‘不安分’。这‘安分’到底是啥?

    许成军:安分不是蹲在原地等死。我见过知青点的伙伴,明明会修收音机,却怕人说不务正业,最后活活憋成闷葫芦。政策松了道缝,就该顺着光往外钻。总等着别人把路铺到脚边,那是懒,不是安分。

    马胜利:您觉得写东西的人,该站在哪边?

    许成军:站在麦子这边,站在修鞋摊、瓜子摊这边。别总写些云里雾里的“大道理”,多看看墙角的野草。它们没人浇水,照样往上长。笔杆子不是用来粉饰太平的,是用来挑破那些假正经的。

    马胜利:集体和个体,就非得是对头?

    许成军:哪来那么多对头?集体是大河,个体是小溪,溪水断了,河也得干。去年县里国营厂缺零件,是个体户连夜赶出来的;公社的粮仓漏了,是老乡带着梯子去补的。干活的时候不分你我,论起“主义”倒较起劲了,这不是装腔作势吗?

    ...

    马胜利:不怕人说‘写这个太敏感’

    许成军:我写的是人心,不是‘敏感’。就像老周的瓜子,甜不甜,尝了才知道。

    马胜利:最后给青年一句劝?

    许成军:别信那些捆人的套话。力气是自己的,日子是自己的,想干啥就去。天塌不了,塌了也有敢扛的人顶着。”

    ...

    苏中整个人弥漫在烟雾里,久久无言。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