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风声(2 / 4)

加入书签

这里要跟外国人打交道,要懂经济,懂外语,懂怎么跟世界接轨。”

    钱明的眼睛亮了:“跟外语有关?那我考北外,以后说不定能去上海外贸局工作!”

    “说不定。”

    许成军笑了。

    再过几年,上海的外贸系统会像海绵一样吸纳人才,钱明的英语本事,在那里说不定能真正派上用场。

    他选择上海有复旦的原因。

    但也不只是为了复旦的文凭,更是为了踩在改革的鼓点上。

    ...

    傍晚去大队部盖章时,许老实正蹲在石碾子上算账。

    “去上海读大学?”

    老队长把烟锅往鞋底磕了磕,满是老茧的手在推荐表上拍了拍,“那地方洋气得很,你能习惯?”

    “去学本事。”许成军递过印泥盒,“学怎么让地里的麦子卖上价,怎么让咱村的土产走出安徽。”

    他也真的希望能帮那群淳朴、热情的人们过上好日子,

    真的能顿顿吃上白面馒头!

    这话显然戳中了许老实的心思。

    老人叹了口气,在推荐表上按了个红手印:“俺不懂啥大道理,就知道你这娃看事准。”

    他顿了顿,往许成军手里塞了把炒黄豆:“公社文书说,78年的推荐名额过期作废,就复旦能通融。可这审批得一层层往上走,从公社到县文教局,再到省教育厅,俩月能下来不?”

    这也是许成军急的地方!

    复旦9月1号开学,搞定推荐的时间还要往前赶。

    哪一环卡住,就可能错过这唯一的机会。

    “试试。”他捏紧了推荐表,面上不显,“刘干事说他认识省教育厅的人,能帮忙催。”

    许老实点点头,望着远处的麦田出神:“上海好啊,大码头。俺年轻时候跑船去过一次,那楼比咱县的烟囱还高。你去了,别忘了咱许家屯的麦子是啥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七章风声(第2/2页)

    -----------------

    回去的路上,撞见杏花在河边洗红薯。

    木盆里的红薯滚圆饱满,是刚从地窖里翻出来的。

    见他过来,她手忙脚乱地把红薯往筐里装,水溅湿了裤脚也没察觉。

    “成军哥,盖章了?”她低着头问,声音细得像蚊子哼。

    “嗯。”许成军在她旁边蹲下,帮着捡滚落的红薯,“明天去县城办手续。”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