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钟山》邀稿(2 / 4)

加入书签

演兵就得懂兵!”

最后轮到许成军。

刘首长握着他的手,力道不轻不重,眼里带着笑意:“许同志,《军中绿》唱得好啊!把战士们的心里话都唱出来了。”

许成军笑着回:“都是战士们的故事好,我只是把它编成了歌。”

旁边的吴强也跟着说:“成军这孩子,心思细,能懂战士们的苦,《红绸》也是这么写的,战士们都爱读。”

这老大哥也是出于好心。

《军中绿》说大了你是动摇军心也不为过。

帮着找补两句。

刘首长点头:“好啊,文艺界就需要这样接地气的人,能跟战士们坐在一条板凳上说话。”

演出散场后,刘首长让张部长把许成军叫到了旁边的临时办公室。

屋里就他们俩,刘首长给许成军倒了杯热水,开门见山:“《军中绿》这歌,比我想的还能共情,战士们爱听,是因为它真。但眼下新兵刚入营,不少人还没适应军营生活,要是大范围唱,怕勾起太多思乡情绪,影响训练。”

许成军点点头,心里早有准备:“首长考虑得周到,我明白。”

刘首长看着他,眼里多了几分赞许:“你能理解就好。不过这歌不能白费,以后我盯着文工团,合适的时候帮你出唱片。

还有你的《红绸》,我看了几章,写的都是战士们的心里话,后续的新作,我很期待,多写点这样的故事。”

许成军接过水杯:“谢谢首长,我一定好好写,把战士们的故事都记下来,让更多人知道他们的付出。”

走出杂物间时,操场里还有不少战士没走。

不少小战士第一次看见电视里出来的人。

也觉得新鲜。

有的大方地找到刘小庆,期期艾艾地说:“能跟您握个手么”

刘小庆也不含糊,笑着跟战士们握手打招呼。

一时间倒也是其乐融融。

相比较,许成军这就冷落的多,不过他也不在意。

唐果强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成军,今天看你跟首长说话,真稳。我刚才紧张得手都抖了,还得跟你学。”

许成军笑了:“你扯闲嗑的本事用上,首长都能让你说晕了。”

“那就不是一回事!”

《军中绿》和《北乡》一样。

这首歌或许暂时不能大范围传唱,但它已经扎进了战士们心里,就像《红绸》里的故事一样,会陪着他们守着家国,等着归期。

返城的路上,还是那绿皮火车。

好在陈冲、陶雨玲、茹智鹃和他同行这一路还轻松点。

到金陵站的时候,听到旁边的大爷拿着收音机。

地方电台以“录音报道”形式呈现慰问活动:播放《军中绿》的现场片段、演员与战士的对话录音。

“今天下午,军区文艺慰问团走进二连操场,许成军一把吉他弹唱想家的歌,战士们听得热泪盈眶……”

大家都很好奇,

是什么样的歌用吉他弹出来能让战士们跟着热泪盈眶

“成军,你这歌唱的快比你搞创作强了啊!”

“恰逢其会了。”

“还是怪谦虚的”

绿皮火车驶出南京站时,夕阳正把天边染成橘红色。

许成军靠窗坐着,手里摩挲着老兵给的弹壳摆件,窗外的稻田飞快向后退,偶尔能看见路边扛着锄头回家的农民。

风雨农耕,造炬成阳。

茹智鹃坐在他对面,正翻着许成军刚给她的《八音盒》手稿,时不时在空白处画个小圈,那是她改稿时的习惯。

陈冲和陶雨铃坐在斜后方,正凑在一起看战士们送的照片。

有集体合影,还有小战士偷偷塞给陈冲的、自己画的《小》插画。

陈冲指着画里歪歪扭扭的“赵小”,笑着跟陶雨铃说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