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绿花(1 / 6)

加入书签

第155章绿

《军中绿》起源于1990年代军营中的口头传唱小调。

最初名为《军中泪》,歌词零散且版本众多。

1996年,音乐制作人吴颂金通过广泛征集基层官兵的创作素材,对其进行系统整理改编,将歌名定为《军中绿》,并由军旅歌手小曾演唱正式发行。

这首歌以“寒风飘飘落叶”的质朴旋律和“妈妈你不要牵挂”的深情歌词。

精准捕捉了军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与保家卫国的责任感,迅速在全军乃至社会传唱开来,成为“军营民谣”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歌许成军拿出来其实并没有什么文抄的愧疚。

一个是时间大量提前。

另一个则是这首歌最初是20世纪90年代在军营中广泛传唱的一首口头民谣。

歌词和旋律由全国各地基层战士的创作片段汇集而成,没有明确的单一作者。

《军报》曾经报道果,早在《军营民谣》专辑推出前三年(即1995年左右),全国各地连队就频繁来信要求将这首歌收录进专辑。

这说明其雏形在1995年前后在军中流传。

许成军拿出的版本就是小曾正式演唱的版本《军中绿》。

小曾在2022年接受《解放军报》采访时明确表示:“这首歌应该算是由广大官兵创作出来的,我参与了修改润色并首唱。”

张部长听着这歌的名微微一怔:“军中绿有歌词么”

“有。”

许成军拿起别在衬衫领口的派克钢笔,撕了张纸写上了歌词。

“您看看这个歌词和情绪适不适合在咱们慰问表演中唱出来。”

张部长看着这简单的歌词,心神微凝,光是歌词就有几分被牵动情绪。

要是小战士听了这不还不得哭倒一片

“这歌词看起来就很好,但是太过细腻,我这也说不好,这样,明天一早我去找跟首长们商量一下,反正还有一天的时间!”

“我这没问题。”

“成军同志,你千万别失望,歌肯定是好歌,但是部队里肯定敏感一些,咱们一起争取让这首歌面世!”

“您别客气,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也希望自己的作品影响是正向的。”

“那就好!”

张部长深深的看了眼许成军,拍了拍他的肩膀,转身去和其他人去交代慰问演出的细节。

许成军叹了口气,到是也不失望。

这首歌在后世某音上被穿为“禁歌”。

“歌是中午唱的,人是晚上翻墙走的”等段子,广为流传。

虽反映了歌曲的“威力”,但并不真实。

吴颂金在采访中透露,他在整理歌曲时发现,原曲《军中泪》因歌词中“明朝收拾咱回家”等表述被部分基层单位视为“影响士气”。

曾在个别连队中被非正式禁止传唱。

但是这种限制并非统一的官方禁令,而是部分部队基于新兵心理适应期的管理措施。

他在改编时对歌词进行了两处关键调整:一是将“军中泪”改为“军中绿”,弱化了悲情色彩。

二是删除了“明朝收拾咱回家”等可能引发消极联想的语句,强化了“军营是咱温暖的家”的集体归属感。

这一改编使歌曲从“情感宣泄”转向“情感升华”。

既保留了军人的柔情,又突出了使命担当。

所以许成军其实并不太担心这首歌能否被采纳,80年代的中国风气其实很开放。

第二天一早,许成军一行跟着带路的战士先去了三连的哨所。

土坡上的哨所就一间矮房,战士们顶着晨露在铁丝网旁巡逻,靴底沾着带霜的草屑。

有个叫赵刚的战士,从哨所里拿出个铁皮盒,里面装着战友寄来的家书:“同志,您帮我看看,这信里没说我妈身体咋样,我总惦记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