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浪潮”与“永久”(2 / 4)

加入书签

攥着块旧怀表。

旁边卖早点的刘师傅推着小车经过,用上海话喊他:“陈先生,又来淘宝贝啦上次那只收音机修好没”

陈先生回头笑了笑,慢悠悠地说:“还没呢,零件难寻哦。今朝想来看看有没有旧的唱片,家里那台留声机没片子转了,听着没劲。”

许成军站在路口,身后跟着仨人:苏曼舒攥着他刚买的炒栗子,许晓梅蹦蹦跳跳扯着苏曼舒的衣角。

林一民正指着淮国旧的招牌给三人尤其是许成军和许晓梅介绍。

这小子非得跟来,说自己是专业向导。

本来程永欣要来,结果哥们加入了中文系学习小组,学习倒是不重要。

主要是学姐实在靓丽,让人难耐。

“你专业在哪”许晓梅好奇问。

“主要体现在上通天文,下同地理!”

“跟旧货店有啥关系”

“.”

林一民: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看你长得好看的份上,算了!

“成军,这淮国旧可是魔都的宝贝窝!“

林一民拍着胸脯,上海话里掺着点得意,“我爸说解放前这就是旧货行,现在国营了,里头啥都有,从留声机到缝纫机,连老克勒的西装都能淘着!“

许成军狐疑地看着他:“自行车呢”

林一民:“差不多吧”

你这份不自信是认真的嘛

看着许成军的目光,林一民挠挠头:“里面有一家卖自行车的我认识。”

许成军:“哦”

林一民猛点头。

一旁的许晓梅一听缝纫机眼睛一下子亮了,晃着苏曼舒的胳膊:“曼舒姐!我上次跟你说想学做衣裳,这儿真有缝纫机呀“

苏曼舒笑着点头,剥了颗栗子塞进晓梅嘴里:“你哥打听过了,说这儿的蝴蝶牌缝纫机比供销社便宜一半,就是得淘,晚了就被人抢了。“

蝴蝶牌是今年的“著名商标”。

不是自己叫着玩,而真是工商给的名号。

蝴蝶牌缝纫机由魔都协昌缝纫机厂生产,1979年,蝴蝶牌缝纫机年产量突破100万台,开始进入更多家庭,成为当时“三转一响”中“三转”之一,是青年男女结婚的热门嫁妆,也是家庭身份和生活品质的象征。

在国内市场供不应求,还出口国外,出现内外抢购的局面。

许晓梅存了点钱,一直想买个二手缝纫机。

今儿有这机会,她自然感兴趣。

当时一手的蝴蝶牌缝纫机的价格为143元。

也要票!

许成军凑过来脸,一脸狐疑:“晓梅,你要是把缝纫机淘回去,别把手缝布上。”

“哥!“

许晓梅腮帮子鼓得像含着俩核桃,“天赋懂嘛!我有天赋!我比咱妈缝的都好啦!”

苏曼舒没忍住笑,栗子壳扔向许成军。

“你这当哥的,少欺负晓梅!”

“那欺负你”

“有点正形!”苏曼舒嗔道。

林一民在旁边乐呵:“得得得,您俩别斗嘴了,牙都酸掉了,门要开了!”

果然,铁栅栏门“哗啦“一声被拉开,人群瞬间像潮水般涌进去。

许成军赶紧把苏曼舒和晓梅护在身前,胳膊肘挡着挤过来的人:“慢点慢点,别碰着俩姑娘!“

林一民在前面开路,嘴里还喊着:“让让啊!借过借过!“

一时间,淮国旧的柜台前瞬间挤满了踮脚张望的身影。

热闹极了。

李阿姨拉着王阿婆往前挤,嘴里喊着:“阿婆快走,晚了缝纫机就被人抢啦!”

张强跟在后面,还不忘回头朝陈先生喊:“陈先生,等下看到唱片帮我也留意下,我想给我妈下首《茉莉》!”

陈先生笑着点头,慢慢跟着人流往里走,嘴里还念叨着:“慢点走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