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在暴雨里站稳脚跟,在枯木时相信逢(2 / 4)
走了,可这段日子和以前过往的人生教会我们的,是在暴雨里站稳脚跟,是在枯木时相信逢春。”
“同学们!我们的青春,我们的成长,本就是一万次这样的磨砺和离别,才成就了如今千山般的繁盛。所以,别哭,因为我们未来都会都在彼此的生命里,活成了最壮观的风景。
掌声雷动。
他的话刚说完,周海波突然站起来:“教官,我以后再也不往帽子里塞报纸了!我会好好读书,像您守护国家一样,守护我们的理想!”
所有人都站了起来,林一民大声喊:“我们会想您的!”
“我们也会!”
班长刘晓玥带着大家一起向刘教官道了谢。
刘铁柱别过脸,用袖子擦了擦眼睛,再转过来时,脸上带着笑:“傻小子们,哭什么以后好好读书,将来做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比什么都强。”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把水果,分给每个人,“这是我从部队带的,甜的,吃了就别哭了。”
“我就说许成军这小子行,会说!”
“哦对了,刘教官,军训到此为止挺好的,再训就不礼貌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
复旦淞庄201宿舍的煤油灯,把许成军的影子拉得老长。
窗台上的搪瓷杯还剩半杯凉白开,稿纸上《希望的信匣子》的修改痕迹密密麻麻,铅笔尖在“李长存冻裂的手指”那句旁顿了顿。
他总觉得还少点能扎进人心的细节。
内容和故事逻辑有了,但是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故事的细节,将这个故事讲的更有深度。
门轴“吱呀”响了声,林一民端着刚打的热水进来,手里还捏着个牛皮纸信封:“成军,邮局刚送的,看邮戳是京城来的,没写寄件人名字。”
“谢啦!等我写完这篇小说,请大伙下馆子。”
“这算个啥事!”
“但是馆子得吃!”周海波挤眉弄眼。
“狗牙,少吃点吧,肚子都起来了!”
“这是福气羡慕么瘦猴!”
这是胡芝,最近胡芝又多了个外号瘦猴。
周海波起的。
“被zbzy腐蚀的青年,就是如此嘴脸!”胡芝撇嘴。
“给爷滚蛋!”
一旁的程永欣插话:“成军,你不是想买自行车么我昨儿去淮国旧(淮海路旧货商店)和虬江路旧货市场看着不少零件还行,咱可以淘零件自己组装一辆。”
全寝室就本地人林一民有一辆“永久”,天天“耀武扬威”,程永欣家里条件好些,但是也买不起国营的自行车。
所以,前一阵打上了“组装”的主意。
“那感情好,忙完这阵我去看看。”
在复旦,许成军深刻的感受到了出行的不便利,于是产生了想法——买车。
但是买车无门。
不是钱的问题,一辆永久150左右,他还买得起。
主要是,在1979年的魔都,购买自行车主要依赖计划经济下的国营渠道。
需凭自行车票购买。
但是问题在于,自行车作为“三大件”之一,魔都自行车年产量约161万辆(凤凰、永久占主导),但需求远超供给,导致长期短缺。
自行车票又是由单位或街道按计划分配,通常需排队等待数月甚至数年。
一个数百人的单位每年仅能分到2-3张票,部分单位还得通过抽签或按工龄排序分配。
若想绕过排队,需通过“走后门”或交换其他票证获取,如缝纫机票、电视机票。
许成军没票。
所以对于许成军来说,或许旧货市场组装是最好的选择。
顶多挑点好一些的零件咯。
他笑着跟室友们寒暄几句,放下笔,拿起林一民的信,邮戳上“京城东四”四个字映入眼帘。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