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北乡等你归》(6K)(3 / 5)

加入书签

“南疆的硝烟”“握紧钢枪”时,突然顿住,喉结滚了滚,悄悄往人群前排挪了两步。

“他不再和谁说起战壕的长夜

家书里写满惦念,诉未改衷肠

怀里总揣着那半张褪色照片

想你的时候,偏对自己说谎

他说故乡再暖的炊烟不及你送我时那句再见

岁月绕着枪尖慢慢转,战火还没停歇

若天下山河能并肩无恙,愿守这一生,换你岁岁安

守着这个愿望,道声晚安”

风把歌词送进操场上所有人耳朵里,他们躁动的心,也逐渐跟着歌声平静,被许成军的吉他声和深沉的男声带到了一个南边战场上的战士的思念里。

“他不再和谁说起战壕的长夜”,许成军的声音压得更低,像在说悄悄话。

“怀里总揣着那半张褪色照片”这句刚落,刘教官下意识摸了摸上衣内袋——那里确实揣着张照片,是去年他送战友去越时拍的,照片上的人笑着比耶,现在还没收到归队的消息。

他原本觉得作家弹吉他是年轻人的热闹。

可此刻听着“熬尽晨昏朝暮,等一场归期”,眼眶突然发紧,赶紧别过脸,假装整理军帽。

林一民站在长条凳上,原本还想跟着喊两句,此刻却张着嘴没出声,手里的搪瓷杯忘了递出去。

他身边的胡芝是农村来的,没见过吉他,却听懂了“北乡的槐树下”。

他家门口就有棵老槐树,去年父亲送他来复旦时,就在槐树下说“好好读书,等你回家”。

他突然想起离家前母亲缝的布鞋,鞋底纳着“平安”二字,眼眶一下子就红了,赶紧低下头,假装系鞋带。

人群外围的陆启,手里还攥着没写完的大学物理,却一个字也看不进去。

他原本觉得“作家唱歌”是哗众取宠,可听见“没有后退的路,也没怕过什么”时,喉结突然发紧。

他表哥是驻疆军人,去年探亲时说过“守着边疆,就是守着家里的热炕头”,当时他还觉得假大空,可此刻许成军的歌声里,没有口号,只有“熬完这日夜,等一场归期”的实在。

让他突然说不出反驳的话,只能僵在原地,看着圈中央那个抱着吉他的身影。

第一次觉得“许成军”这三个字,好像真的和“北岛、顾成”站在一起。

连隔壁同济来的几个学生,都忘了来时的调侃,骑着永久自行车的男生,脚撑在地上,手搭在车把上,跟着旋律轻轻晃。

其中一个穿蓝布工装的,从书包里掏出个小收音机,原本想录下来回去炫耀,可录到“捷报终于传来,圆了半生情结”时,手却抖了。

他哥哥是通讯兵,在东北驻防,压力很大,上周刚寄来“南边局势稳了”的消息,此刻听着歌,突然想给家里写封信,说“哥,我听见有人唱南边的歌了”。

许成军的歌声还在传来,依旧那样的浅吟低唱,还是那样的唱进人们的心坎里。

这种环境下,有什么音乐比民谣更能让人共情呢

只需要一把吉他,一首好歌。

“他听见有人唱着当年的老歌

唱着此刻南疆还在打的仗

就在他眼睛里看见的家国

没有后退的路,也没怕过什么

你在南疆的硝烟里,握紧钢枪

我在北乡的槐树下,盼你归航

如果春风来之前来得及,把牵挂缝进针脚里

熬尽晨昏朝暮,等一场归期”

第二遍副歌响起时,苏曼舒攥着手帕的手指已经泛白。

鹅黄色布拉吉的衣角被晚风掀得轻轻晃,她身旁的柳琳琳早没了之前的调侃劲,笔记本上的歌词写得歪歪扭扭,眼泪砸在“南疆南,北乡悲”上,晕开一小片黑色的磨痕。

“曼舒,这歌词……”

齐月茹刚开口,声音就发颤,她大哥上个月寄来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