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许成军唱一个!(66k)(1 / 6)

加入书签

第120章许成军唱一个!(6.6k)

最终,林一民请客的欲望还是被和作家许成军共同用餐的欲望打败了。

“那”

“别那了,晚上一起,食堂一起吃一口。”

“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林一民同志选择了紧密团结许成军同志。

从淞庄到复旦第一学生食堂的路上,林一民同志充分发挥了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的主观能动性,深入发掘了许成军同志在创作过程中的细节。

“成军同志,怎么想出来创作春兰这一角色的”

“成军同志,这部作品可以算是魔幻现实主义么”

“成军同志,怎么看待今年《外国文学动态》将拉美当代小说特征正式译为‘魔幻现实主义’”

说实话,许成军现在有点后悔带着这哥们一起去吃饭。

带了个记者出门你受得了嘛!

“什么魔幻现实主义谁说拉美文学是魔幻现实主义了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啊,一民同志!如果发生在拉美土地上真实的事被认为是魔幻现实主义,那么文学也失去了其根本性。”

马尔克斯对魔幻现实主义标签非常抵触,他始终认为自己写的是“拉丁美洲的真实”,而非刻意制造“魔幻”。

他在访谈中多次强调:“我所有的小说都是对拉丁美洲现实的一种解读”“所谓‘魔幻’,只是因为外人不了解拉美现实才觉得魔幻”。

而魔幻现实主义作为外界,尤其是欧美与中文世界的批评工具,更多是基于文本特征与跨文化认知形成的归纳。

《百年孤独》内容确实魔幻,但是人家就是真实故事。

现实有时候就是这么魔幻。

许成军无奈的扶额,却看到林一民瞪大了眼睛。

“但是.”

“别但是了,非要归类的话,说把这类小说归类为带有魔幻色彩的现实主义小说,或者干脆像周主编一样直接说新现实主义来的更透彻。”

其实,马尔克斯的态度不是否定作品的魔幻感,而是拒绝用魔幻掩盖现实。

批评界的标签也不是误解,而是基于跨文化传播的必要归纳。

但两者的拉扯,反而让《百年孤独》既成为“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又超越了这个标签,成为对拉美现实最深刻的文学记录之一。

“阿这”

‘打住!’

“不是,我是想说成军同志对于文学的理解非常深刻,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林一民涨红了脸,但是对于许成军的发言虽然暂时不完全认可,但是不影响他觉得还是比较有道理的。

许成军也很尴尬。

误会了不是!

好在苏曼舒和许晓梅这时候过来解围,三人早上就约好了,五点半来第一食堂吃饭。

俩姑娘一个比一个秀丽。

来人一打眼就看到了苏曼舒和许晓梅。

苏曼舒还是那件月白衬衫,袖口绣的兰草在灯光下若隐若现。

许晓梅扎着羊角辫,手里攥着本刚买的《英语语法》,看见许成军就晃着辫子跑过来:“哥!我跟曼舒姐等你好半天了!”

许成军笑着说:“辛苦了,晓梅。”

“给你们介绍一下,这是我室友林一民,魔都人。”

“一民,这是经济系大三的苏曼舒,这是我妹妹许晓梅,现在开始在图书馆工作。”

林一民点点头,只是看向苏曼舒眼里带点愕然。

‘不是,你俩怎么凑一起去了’

许成军看出怪异:“你们认识”

“他爸跟我爸大学同学。”

苏曼舒走到近前,却没跟林一民打招呼。

目光先落在许成军身上,手轻轻伸过去,帮他把翻折的衣领捋平整,不经意蹭过脖子,还带着点微凉的触感。

“瞧你,”

她声音软乎乎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