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一连串的好消息(月初求票!62k!)(2 / 6)

加入书签

还得写情诗的么”

说着,他连酒都醒了三分:“好家伙,我说你小子怎么不睡,半夜在这写情诗是吧!”

“有情况跟哥哥说说”

“说个蛋!”

“庸俗!什么叫写情诗!”

“这叫生命的礼赞!”

——

第二天一早,梁小斌起床看着许成军已经在那收拾稿件。

贼眉鼠眼的跑到许成军旁边:“成军,我记得你昨晚在那写情诗给哪个姑娘写的”

“哥哥是过来人,帮你分析分析!”

“写啥情诗,你喝多了吧!”

许成军脸不红心不跳,拿出《致敬》递给梁小斌。

“写的这诗,写了一宿,有感于对y自卫反击战里面英雄的事迹,实在是情难自已啊”

“真假的”

梁小斌狐疑的拿起《致敬》,仔细的读了半天。

“爱国抒情诗”

“我怎么记得有‘满天星辉’这样的句子呢”

“一开始有啊,后来不是有了别的想法么,删掉了啊!”

“真不是情诗”

“真不是!”

“我多爱国一人,用情写给国家的诗,怎么不算情诗”

许成军一脸无辜,两手一摊。

“靠!这么玩啊!”

“那你真得跟顾成那小子学学,他写情诗谈恋爱可有一手啊!哥也不是说你,复旦大学里面好看的姑娘肯定不少,别太心高气傲,差不多就行!先谈谈!”

梁小斌一阵挤眉弄眼。

“哥,跟你说有些事谈谈才知道啊”

熟了!

还是太熟了!

许成军一脸无语的看着他,这人本来一开始文质彬彬,待人接物都很是不错。

但是,喝点酒也没个正行。

学顾成

学他刀劈爱妻再上吊

今天研讨会是最后一天,研讨主题是诗歌。

顾成、梁小斌这些诗人们沉寂了四天,在今天迎来了爆发式的发言。

为什么沉寂

因为诗歌和小说之间有个看不见的壁垒。

写小说的认为写诗的就那么几行字,能有什么作为。

写诗的认为写小说的靠着大量文字传情达意不过关,你懂什么叫“大河之水天上来”的魅力嘛!

大体有点像拍电影的和唱歌的。

像许成军这种,地位就是有些超然的,跨界嘛,我哪都能沾点嘛

1979年的诗歌界说来其实也简单,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思想解放运动的浪潮之中,是从文艺桎梏中突围、开启当代诗歌“新时期”的关键一年。

1月14日,由《诗刊》社召集的全国诗歌创作座谈会在首都举行,这是1966年以后的首次诗人聚会。

规格很高,

徐持在会上强调“诗是倚天长剑,诗是火把”,呼吁“让我们新诗人把想象的翅膀展开,并且拍击起来,为四个现代化歌唱而且战斗,为四个现代化燃烧而且飞翔吧”。

这场座谈会就打开了全国诗歌创作的浪潮。

当前诗歌界呈现出“归来诗人”与“朦胧诗派”的双峰并峙的格局。

诗歌既承载着对历史的反思,也充满了对个体价值的觉醒和对未来的憧憬。

前者是被打压、此时恢复创作的老诗人,后者是年轻人,

而刚好当前的安徽文学界都有这两派的代表诗人。

都是许成军的熟人。

公刘以及梁小斌和顾成。

这仨人也算渊源不浅,6月份公刘公开发表《新的课题——从顾成同志的几首诗谈起》,拉开了朦胧诗论争的序幕。

研讨会论述的主题还是朦胧诗,严震和公刘做了报告。

严震在报告里提到朦胧诗的时候,把梁小斌和许成军作为安徽“朦胧诗”代表诗人。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