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江湾盛夏的荷花生态观测与跨社区钓技联赛(4 / 5)

加入书签

体要选刚脱落的,避免已经开始腐烂的,”

老张拿着镊子,小心翼翼地夹起一片残体,“咱们记录残体的重量、面积,每小时测一次,同时检测水质ph值,看看降解会不会影响水的酸碱度。”

队员们轮流操作,每小时记录一次数据。

十二岁的小雅负责测量残体重量:“张爷爷,这片残体刚开始重5克,一小时后重48克,降解了o2克,水质ph值还是72,没有变化,说明荷叶残体降解不会污染水!”

“说得对,”

老张凑过来看记录,“荷叶残体含有天然纤维,降解后能变成水生植物的养分,反而能促进生态循环,咱们要把这个数据记清楚,证明荷花塘的生态自我修复能力。”

组3:南社区组(李姐+1o名队员)——荷花生长阶段与鱼类活动关联观测

李姐带着队员在三号观测点,这里有处于不同生长阶段的荷花,能观察不同阶段对鱼类活动的影响。

队员们将荷花分为花苞期、初绽期、盛花期、凋谢期四类,分别记录周围的鱼类数量。

“大家看,盛花期荷花周围有15条鱼,凋谢期周围只有5条鱼,”

李姐指着不同阶段的荷花,“说明荷花生长阶段对鱼类活动影响很大,盛花期能提供更多食物和遮阴,鱼类更愿意聚集。”

队员们还现,初绽期荷花虽然花粉不多,但花瓣掉落时能吸引杂鱼,而盛花期荷花则主要吸引目标鱼(鲫鱼、鲤鱼),这对研针对性饵料有重要意义。

“以后咱们可以根据荷花生长阶段调整饵料,”

李姐说,“初绽期少用花粉,避免吸引杂鱼;盛花期多用花粉,提高诱鱼效果。”

组4:北社区组(赵叔+1o名队员)——水鸟与荷花-鱼类共生关系观测

赵叔带着队员在四号观测点,重点记录水鸟对荷花-鱼类共生关系的影响。

上午1o:3o,队员们现三只白鹭在观测点附近捕食,它们先落在荷花上,观察水下的鱼类,然后突然俯冲下去,抓走了2条小鲫鱼。

“大家记录下来:时间1o:3o,水鸟种类白鹭,数量3只,捕食鲫鱼2条,对鱼类数量影响5,”

赵叔说,“水鸟是生态链的一部分,适量捕食能控制鱼类数量,避免过度繁殖破坏荷花生长,咱们要客观记录,不能只看到捕食的负面影响。”

队员们还观察到,水鸟落在荷花上时,会不小心碰落花粉,反而增加了花粉散落密度,间接吸引更多鱼类前来,形成了“水鸟-荷花-鱼类”

的三角共生关系。

“这就是生态系统的奇妙之处,”

赵叔说,“每个生物都有自己的作用,缺一不可。”

组5:中社区组(孙姨+1o名队员)——夜间荷花塘生物活动观测(预准备)

孙姨带着队员在五号观测点,提前熟悉夜间观测流程。

他们测试红光手电筒的亮度,调试夜间鱼类行为记录仪,确保晚上能清晰记录生物活动。

“大家注意,红光手电筒要调至弱光模式,距离水面1米以上,避免强光刺激鱼类,”

孙姨演示着操作方法,“夜间观测主要记录鱼类的休息位置、活动频率,对比白天的数据,分析昼夜行为差异。”

队员们轮流操作设备,有的练习用红光手电筒观察水面,有的调试记录仪参数,为晚上的观测做好准备。

“晚上的荷花塘肯定很不一样,”

队员小浩兴奋地说,“我听说有夜行性的鱼类,晚上才出来活动,真想早点看到!”

二、夏季生态饵料优化(分五组开展)

组1:东社区组(老周+5名优化员)——莲子粉荷叶碎饵

老周组的饵料在实验杯里浸泡,每小时测一次状态和水质。

上午1o:oo,水温28c,饵料没有融化,保持完整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