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江湾深秋的夏令营结营与年鉴素材深化(3 / 5)
!
我以后还要来江湾钓鱼,还要学更多技巧!”
接下来是“小钓手组”
的渔获比赛——老张和陈守义带着孩子们来到芦苇浅滩的钓位,每个孩子一个钓位,配备统一的饵料和钓竿,在半小时内,钓获渔获总重量最重的学员获胜。
12岁的小宇选了一个靠近芦苇根的钓位,他按照小满教的“深秋逗钓法”
,将钩饵轻轻抛进窝点,然后手腕轻抖,让钩饵在水底慢慢移动。
没过五分钟,他的浮漂突然轻轻动了一下,然后猛地往下沉了两目。
“提竿!”
小宇轻声喊,手腕轻扬,钓上了一条三两多的鲫鱼。
“太好了!”
他赶紧把鱼放进鱼护,继续下钩。
半小时后,比赛结束。
小宇以总重量12千克的成绩获得第一名,钓上了四条鲫鱼和一条小鲤鱼。
当小满把“江湾小钓手”
勋章和纪念竿递给小宇时,小宇激动地说:“谢谢小满哥哥!
这五天我学会了调漂、逗钓,还认识了好多植物和鸟类,我要把这些都写进作文里,让同学们也知道江湾的美!”
上午十点半,钓技比赛结束,开始颁结营证书。
每位学员都收到了一本定制的结营证书,证书上不仅有学员的名字和照片,还有老钓友们的签名和寄语——陈守义的寄语是“在江湾感受自然,在钓鱼中学会坚持”
;老张的寄语是“钓技可以传承,热爱永不褪色”
;李师傅的寄语是“愿江湾的水,永远滋养你的热爱”
。
家长们看着孩子们手里的证书和勋章,纷纷表示要把孩子的钓鱼装备和成果汇编好好保存,作为孩子成长的纪念。
“以后每个周末,我都带孩子来江湾钓鱼,”
小宇的爸爸说,“不仅能让孩子远离电子产品,还能亲近自然,这样的活动太有意义了!”
上午十一点,结营仪式的最后一项——“深秋生态专项观察”
开始。
王奶奶和小林带着孩子们走进芦苇荡,教他们观察江湾深秋的生态变化:“大家看,芦苇的叶子已经开始变黄,这是为了储存养分,准备过冬;水面上的浮萍比夏天少了很多,因为深秋水温低,浮萍生长变慢了;还有咱们脚下的泥土,比夏天更松软,因为落叶腐烂后,变成了养分……”
孩子们拿着深秋植物图鉴,一边观察一边记录。
十岁的浩浩现了一株开着白色小花的水生植物,赶紧翻开图鉴查找:“王奶奶,这是水芹吗?图鉴上写着水芹深秋才开花,而且可以吃!”
“浩浩真聪明!”
王奶奶笑着点头,“这就是水芹,不仅可以吃,还是很多小鱼的食物。
咱们观察生态的时候,不仅要认识它们,还要知道它们在生态里的作用,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江湾。”
与此同时,陈守义、老张和小满则带着家长们,在观景平台开展“亲子钓鱼复盘会”
——他们播放了这五天夏令营的教学视频,从孩子们第一天握竿的生疏,到后来调漂的熟练,再到钓上渔获的兴奋,每个精彩瞬间都让家长们感慨不已。
“这五天,孩子们不仅学会了钓鱼技巧,更重要的是学会了耐心和坚持,”
陈守义说,“钓鱼的时候,需要等待,需要观察,需要调整,这些品质对孩子的成长也很重要。”
家长们纷纷点头,有的家长还分享了孩子这五天的变化——有的孩子以前做事没耐心,现在能安静地等鱼咬钩;有的孩子以前不爱说话,现在能主动跟小伙伴分享钓鱼技巧;还有的孩子以前挑食,现在知道鱼是辛苦钓上来的,吃饭也不浪费了。
中午十二点,生态观察和亲子复盘会结束。
大家在观景平台旁的凉亭里吃午饭,王师傅带来的红糖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