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江湾暮春的年鉴定稿与钓技传新(1 / 4)
清明过后,青衣江湾的绿意彻底浓了起来。
清晨六点,陈守义背着帆布钓包走出楼道时,鼻腔里满是槐花的甜香与江水的湿润气息,混着远处早市的叫卖声,暮春的鲜活劲儿扑面而来。
他摸了摸钓包内侧的拉链袋,里面装着小满熬夜装订的《江湾钓鱼年鉴》终稿样册——封面覆了层耐磨的透明膜,少年手绘的江湾四季图在晨光下愈鲜活,扉页新增的“编纂说明”
里写着:“本卷收录江湾钓友2o2x年度钓技、渔获与故事,愿每一页纸,都藏着江湾的风与暖。”
“爷爷!
这里!”
小区门口的槐树下,小满正踮着脚挥手,怀里抱着一摞年鉴终稿样册,背上的双肩包侧袋里露出半截新削的竹制钓竿——竿身上用细砂纸打磨得光滑如玉,还刻着“暮春传技”
四个字,系着的浅绿绸带在风里轻轻飘。
少年穿着件薄荷绿的干衣,裤脚沾了点草汁,显然是清晨去江湾采新鲜水草时蹭到的,却依旧笑得灿烂:“您看终稿!
我按大家的建议加了‘应急处理彩插’和‘钓友联系表’,小林哥还帮着贴了视频二维码,扫码就能看四季钓技演示!”
陈守义接过年鉴样册,指尖拂过内页的铜版纸,心里泛起暖意。
“应急处理指南”
章节里,小满用彩色马克笔绘制了钓线断裂后的接线步骤——从剪线、剥线到打结,每一步都标着清晰的序号;“钓友联系表”
里,不仅有姓名、电话,还贴心地备注了每个人擅长的钓法,老张的备注是“部队传统钓”
,李师傅是“草窝诱鱼专家”
,连王奶奶都有“新手启蒙指导”
的标注;二维码旁还画着小小的鱼竿图案,旁边写着“扫码看小满演示开江鱼调漂”
,细节处满是少年的用心。
“做得太周全了,”
他把样册放进钓包,“今天的年鉴定稿会和‘暮春钓鲫教学’都在老洄湾,老张和李师傅五点就去布置了,王师傅还带了新做的‘槐花酒米饵料’,说是暮春钓鲫最灵。”
“太好了!”
小满蹦了一下,肩上的绸带飘得更欢,“我还准备了‘暮春钓鲫新技法’讲义,昨天跟渔具店王老板请教的‘双钩离底钓法’,专门应对暮春鲫鱼离底觅食的情况,一会儿教给新钓友!”
两人踩着沾露的石板路往江湾走,暮春的江湾像被泼了桶绿颜料。
岸边的柳树垂下浓密的枝条,新叶在风里轻轻摇曳,偶尔有柳絮飘落在水面上,引得小鱼啄食;芦苇丛已长到半人高,嫩绿的叶片间藏着细碎的芦花,风一吹,出“沙沙”
的声响,像是在说悄悄话;江面上的水鸟多了起来,白鹭展开翅膀掠过水面,留下一道优美的弧线,偶尔有鲤鱼跃出水面,溅起的水花落在水面上,泛着一圈圈涟漪。
走了约莫二十分钟,老洄湾的浅滩出现在眼前。
这里早已热闹起来——老张和李师傅在搭建临时讲台,用木板拼成的桌面上铺着红布,上面摆着年鉴样册和教学讲义;王师傅和赵叔在整理饵料区,桌子上摆着各种暮春钓鲫饵料,有槐花酒米、红虫面团、嫩玉米,旁边还放着量勺,方便大家配比;小林和小周在调试投影设备,准备播放钓技演示视频;甚至连平时很少出门的王奶奶,也提着一个竹篮,里面装着刚煮好的绿豆汤,正给帮忙的钓友们递杯子。
“守义,小满,可算来了!”
老张放下手里的锤子,迎上来接过年鉴样册,“就等你们的终稿了,昨天钓友群里都在问,啥时候能拿到这本‘江湾钓技百科’,今天定了稿,下周就能印刷了!”
李师傅也笑着凑过来,从饵料盆里捏起一点槐花酒米:“小满,试试这个,我加了晒干的槐花瓣,香味能留三个小时,暮春的鲫鱼就爱这口。
一会儿教学,你先演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