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澳大利亚大自流盆地草原湿地生态修复(1 / 2)
雨水过后的青衣江湾,春意更浓。生态湖的冰层已完全消融,湖水清澈见底,成群的小鱼在水草间穿梭,偶尔有野鸭掠过水面,激起一圈圈涟漪;岸边的垂柳已抽出嫩绿色的枝条,随风轻摆,与盛开的桃花、杏花相映成趣,粉色与白色的花瓣飘落在草地上,像一层柔软的地毯;园子里的野菜长势喜人,荠菜、马齿苋铺满了地面,工作人员偶尔会采摘一些,用来制作春日的凉拌菜。陈守义站在全球生态治理收官指挥中心的落地窗前,手中捧着《2045 全球生态治理收官期终极总结报告(大洋洲草原湿地专项版)》,封面的全球生态协同图谱上,湄公河流域湿地、斯堪的纳维亚针叶林、萨赫勒过渡带等区域已用深绿色标注 “全域收官”,而澳大利亚中部的大自流盆地草原湿地带,却被醒目的枯黄色警报覆盖,像一片枯萎的草原,旁边的文字触目惊心:“大自流盆地草原湿地退化加剧,昆士兰州、南澳大利亚州、新南威尔士州、北领地交界区域草原退化面积达 112.8 万平方公里,湿地干涸面积达 47.3 万平方公里,320 种依赖草原湿地的生物濒临灭绝,原住民‘草原 - 湿地共生’生计崩溃,畜牧业危机与地下水资源枯竭激化”。
“陈叔!澳大利亚大自流盆地草原湿地生态紧急报告!” 小满抱着平板电脑一路小跑冲进中心,淡绿色的工装外套上沾着几片桃花瓣,脸颊因奔跑泛着健康的红晕,双手紧紧攥着平板,屏幕上的卫星影像清晰地展示着大自流盆地的生态现状。他不等站稳,就急忙调出屏幕上的画面,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焦急:“您看,这是昆士兰州西部的大自流盆地核心草原区 —— 去年一年,这里有 38.6 万平方公里的优质草原变成了‘盐碱荒滩’,原本能没过马蹄的针茅、羊草大片枯死,只剩下泛着白色盐碱的土地,风一吹就扬起漫天沙尘;您再看这个视频,牧民骑着马在草原上行走,马蹄踩过的地方,地面裂开一道道细小的缝隙,以前能养活 1000 只绵羊的草场,现在连 50 只都养不活;当地的原住民阿兰达人说,十年前他们跟着雨季在草原上迁徙,随处都能找到甘甜的泉水和肥美的猎物,现在草原死了,泉水干了,他们只能守着干涸的水井,已有 300 多户原住民被迫离开世代居住的草原,搬到城市边缘的贫民窟。”
小满的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滑动,画面切换到南澳大利亚州的大自流盆地湿地群:“这里的情况更严重,除了草原退化,去年夏季的极端高温达 50℃,打破了澳大利亚的历史纪录,导致 15.7 万平方公里的湿地彻底干涸,原本波光粼粼的湖泊变成了龟裂的泥地,湖底的鱼虾尸体在烈日下腐烂,散发出刺鼻的臭味;南澳大利亚州的艾尔湖,曾经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内陆湖,现在湖面面积比十年前减少了 95%,只剩下几个小水洼,周边的水鸟几乎绝迹,去年冬季有 2000 多只火烈鸟因找不到水源和食物死亡;还有原住民的‘湿地祭祀’传统,阿兰达人每年雨季都会在湿地边举行祭祀仪式,祈求风调雨顺,现在湿地干了,祭祀仪式也只能停办,部落里的老人说,他们再也听不到湿地里的鸟鸣声了。”
再往下,是新南威尔士州北部的大自流盆地草原湿地过渡区:“这里的草原退化和湿地干涸直接导致了畜牧业危机 —— 新南威尔士州是澳大利亚的畜牧业大州,去年因草场退化,绵羊数量减少 82%,从 1200 万只降到 216 万只,牛肉产量减少 78%,很多牧场主因亏损被迫出售牧场;新南威尔士州的墨累 - 达令盆地,是大自流盆地重要的灌溉农业区,去年因地下水位下降,灌溉用水减少 90%,小麦、大麦减产 95%,2.3 万农民因失业失去收入;当地的原住民 Wiradjuri 族,他们世代靠在草原上狩猎、在湿地里捕鱼为生,现在猎物没了,鱼也没了,年轻人只能去城市里做零工,部落的文化传承面临断裂。”
最后,画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