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收官期?亚马逊雨林南缘生态修复(4 / 5)

加入书签

的技术参数,难度极大;还有森林防火的问题,亚马逊雨林面积广阔,火灾隐患点非常分散,仅靠监测系统无法完全防范,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可四国的财政状况都不好,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持;更别说热带疾病的风险了,亚马逊雨林里有疟疾、黄热病、登革热等多种热带疾病,传播媒介广泛,目前没有有效的预防措施,去年就有 80 名环保人士因感染热带疾病死亡。”

“这些困难我都知道,但亚马逊雨林不能丢。” 陈守义的语气没有丝毫动摇,眼神里透着坚定的光芒,“你想想,亚马逊雨林是‘地球之肺’,如果全部消失,全球氧气含量会下降 20%,二氧化碳浓度会急剧升高,气候会彻底紊乱,数亿人会因极端天气和环境污染死亡;而且亚马逊雨林是生物多样性的‘宝库’,这里有全球 50% 的物种,一旦雨林消失,这些物种会全部灭绝,人类将失去大量的药用资源和基因资源;还有亚马逊原住民的文明,已经延续了上万年,他们的传统知识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因为雨林消失失传,那是人类文明的重大损失。所以,再难也要上,树苗成活率低,我们就多培育 20 倍的树苗,采用‘分批次、分区域’的投放方式,提高存活概率;原住民经验难以统一,我们就邀请每个部落的长老加入技术研发组,根据不同区域的雨林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森林防火需要人力物力,我们就联合中国、美国、欧洲的环保组织,招募志愿者参与森林防火工作,同时捐赠一批森林防火设备;热带疾病风险大,我们就联合中国疾控中心、世界卫生组织,提前研发疫苗和药物,给修复人员接种疫苗,配备足够的医疗物资,确保他们的安全。”

他思考了片刻,又说:“关于技术改造,你让团队重点突破三个难点:一是研发‘智能雨林补种系统’,通过 AI 实时监测雨林土壤湿度、温度、病虫害情况,自动调节树苗的投放时间和位置,比如在病虫害高发期投放抗病虫害的树苗,在土壤肥沃区域多投放树苗,同时用基因编辑技术改造树苗,增强其耐高温高湿、抗病虫害能力;二是开发‘亚马逊原住民传统经验数字化平台’,用 3d 建模和虚拟现实技术,把长老们口传的经验转化为可视化的操作流程,比如通过 VR 模拟‘选择性砍伐’的过程,让技术人员快速掌握砍伐标准和方法;三是设计‘模块化森林防火装置’,根据不同的火灾类型(地表火、树冠火、地下火)设计不同规格的灭火模块,同时配备‘消防无人机’,能在火灾初期快速灭火,提高灭火效率。至于国际协调问题,我会让马丁先生联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自然基金会,推动各国签署‘亚马逊雨林协同修复协议’,明确各国的治理责任和资金分摊比例,同时协调发达国家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帮助巴西、秘鲁、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四国开展雨林修复工作。”

挂了电话,陈守义又对小满说:“你把亚马逊雨林南缘的所有生态数据,包括雨林退化区域分布、病虫害高发区、森林防火隐患点、原住民部落位置、药用植物分布区,都整理成三维雨林地图,同步到全球治理数据平台,设置成加密共享权限,对所有参与修复的国家和组织开放。然后联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巴西亚马逊研究所、秘鲁雨林保护协会、哥伦比亚生态研究所,组织一次线上技术研讨会,重点讨论雨林补种的技术参数、病虫害防治的效率优化、原住民经验的整合方法,确保我们的修复方案能兼顾生态保护和当地发展。另外,你再协调国内的雨林装备企业和医疗企业,定制一批适合热带雨林环境的物资 —— 工作服要能耐高温高湿、防蚊虫叮咬,还要具备防火功能;食品要高能量、易储存,适合在雨林中长期食用;医疗设备要能应对热带疾病,比如便携式疟疾检测试剂盒、黄热病疫苗,确保能及时救治伤员。”

小满刚点头应下,指挥中心的门就被推开了,迭戈、索菲亚带着 280 名学员和专家走了进来。他们穿着统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