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收官期?南极冰盖生态修复(1 / 5)
秋分过后的青衣江湾,秋意已浓得化不开。生态湖的晨霜愈发厚重,日出前湖面像铺了一层碎银,待阳光爬上山坡,霜花便顺着水波缓缓消融,露出水下摇曳的枯草;岸边的梧桐树叶已落去大半,光秃秃的枝桠指向天空,唯有几株松柏仍保持着翠绿;园子里的桂花虽已过盛花期,但枝头仍残留着零星的金黄花朵,微风拂过,依旧能闻到淡淡的甜香。陈守义站在全球生态治理收官指挥中心的落地窗前,手中捧着《2045 全球生态治理收官期终极总结报告(南极专项版)》,封面的全球生态协同图谱上,北极苔原、萨赫勒草原、大自流盆地等区域已用深绿色标注 “全域收官”,而地球最南端的南极大陆,却被醒目的亮白色警报覆盖,像一块正在融化的冰块,旁边的文字触目惊心:“南极冰盖消融加剧,南极半岛、罗斯海、威德尔海区域冰盖融化面积达 72.5 万平方公里,180 种依赖冰盖的生物濒临灭绝,南极科考站安全危机激化,全球海平面上升风险加剧”。
“陈叔!南极冰盖生态紧急报告!” 小满抱着平板电脑一路小跑冲进中心,淡绿色的工装外套上沾着园子里的枯草碎屑与晨霜,脸颊因急促奔跑泛着红晕,呼出的气息在寒冷的空气中凝成白雾。他不等站稳,就急忙调出屏幕上的画面,手指因紧张微微颤抖,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焦急:“您看,这是南极半岛的拉森 c 冰架 —— 去年冬季的冰架厚度比十年前减少了 2.3 米,今年 3 月发生了大规模崩裂,形成了一座面积达 5800 平方公里的冰山,相当于三个新加坡的大小;冰山崩裂后,原本依附在冰架上的企鹅栖息地完全消失,阿德利企鹅的繁殖地被海水淹没,去年有至少 1.2 万只企鹅幼崽因无法找到合适的繁殖地死亡;您再看这个视频,科考人员在冰架边缘监测时,脚下的冰层突然断裂,幸好及时抓住安全绳才没有坠入海中,现在南极半岛已有 6 个科考站因冰盖消融面临坍塌风险,俄罗斯的别林斯高晋科考站去年冬季就因冰面塌陷,被迫转移了 30 名科研人员。”
小满的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滑动,画面切换到罗斯海区域的冰盖:“这里的情况更严重,永久冰盖的融化速度创下历史纪录,去年一年,罗斯海冰盖后退了 3.7 公里,裸露的海床被海水侵蚀,形成大片陡峭的冰崖;原本生活在冰盖下的磷虾数量减少 90%,磷虾是南极生态链的基础,磷虾减少导致以磷虾为食的帝企鹅、海豹、须鲸数量大幅下降,帝企鹅目前仅存不足 5000 只,比十年前减少了 85%;还有中国的昆仑站,去年夏季因冰盖融化导致地基下沉,科考站的主体建筑出现了 1.5 厘米的裂缝,现在只能限制人员进入,很多科研项目被迫暂停。”
再往下,是威德尔海区域的冰盖:“这里的冰盖融化引发了连锁反应,冬季的海冰覆盖面积比十年前减少了 40%,海冰减少导致海水温度升高,进而加速冰盖融化,形成恶性循环;依赖海冰狩猎的豹海豹因食物短缺,开始攻击科考站的物资储存点,去年澳大利亚的莫森科考站就遭到了 12 次豹海豹袭击,损失了价值 200 万美元的科研设备;更严重的是,冰盖融化导致海底沉积层中的甲烷气体大量释放,去年冬季这里发生了 8 次甲烷爆炸,形成的水下深坑最深达 12 米,摧毁了 3 个海底监测设备,还导致周边海域的海水缺氧,大量磷虾和鱼类死亡。”
最后,画面停在南极内陆的冰盖区域:“这里的永久冰盖下隐藏着大量的冰湖,因冰盖融化,冰湖的水位不断上升,去年 11 月,东方湖的冰盖出现了一条长达 18 公里的裂缝,湖水从裂缝中溢出,在冰盖表面形成了一条宽 50 米的河流;河流冲刷导致冰盖结构不稳定,美国的阿蒙森 - 斯科特科考站去年冬季就因冰盖滑动,被迫向内陆迁移了 2.5 公里,迁移成本高达 1.8 亿美元;还有冰盖中的远古微生物,因冰盖融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