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收官期?北极苔原生态修复(4 / 5)
些病毒一无所知,没有有效的检测和治疗手段,一旦发生大规模感染,后果不堪设想。”
“这些困难我都知道,但北极苔原不能丢。” 陈守义的语气没有丝毫动摇,眼神里透着坚定的光芒,“你想想,北极苔原储存着全球 30% 的碳,永久冻土融化释放的甲烷,其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 28 倍,如果不及时治理,未来十年全球平均气温可能会上升 2c以上,到时候南极冰川也会大规模融化,海平面上升将淹没全球所有沿海城市,数亿人会失去家园。而且因纽特人的文明已经在北极延续了上万年,他们是北极生态的守护者,如果因为苔原融化消失,那是人类文明的重大损失。所以,再难也要上,设备故障率高,我们就多准备 20% 的备用配件,派最有经验的维修人员跟着团队;因纽特人的经验难以统一,我们就邀请每个部落的长老加入技术研发组,让他们共同制定判断标准;甲烷收集需要能源,我们就带一批小型太阳能发电设备,结合液化甲烷的余热发电,形成能源循环;远古病毒风险,我们就联合中国疾控中心,提前研发病毒检测试剂盒,带足防护装备和抗病毒药物,确保人员安全。”
他思考了片刻,又说:“关于技术改造,你让团队重点突破三个难点:一是研发‘超低温智能润滑系统’,用石墨烯基润滑剂替代传统润滑油,确保设备在 - 67c下仍能正常运转,同时在核心部件上加装振动监测传感器,一旦发现异常就能及时预警;二是开发‘因纽特传统经验数字化平台’,用 3d 建模和虚拟现实技术,把长老们口传的经验转化为可视化的操作流程,比如通过 VR 模拟不同冰面颜色对应的冰层厚度,让技术人员快速掌握判断方法;三是设计‘模块化甲烷收集装置’,根据不同的释放场景(冻土表层、地下深处、海底冰盖)设计不同规格的收集模块,同时配备‘低温甲烷提纯系统’,提高甲烷的纯度,方便储存和使用。至于国际协调问题,我会让马丁先生联系联合国北极理事会和世界气象组织,推动五国签署‘北极苔原协同修复协议’,明确各国的治理责任和资源开发限制,同时协调俄罗斯、加拿大、美国提供北极地区的电力和后勤支持,确保修复工作能顺利开展。”
挂了电话,陈守义又对小满说:“你把北极苔原的所有生态数据,包括冻土退化区域分布、甲烷释放点位置、因纽特人部落聚居地、冰川融化速度、风暴潮高发区,都整理成三维地图,同步到全球治理数据平台,设置成加密共享权限,只对五国的官方科研机构开放。然后联系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俄罗斯北极科学研究所、加拿大北极科考站,组织一次线上技术研讨会,重点讨论冻土修复的技术参数、甲烷收集的效率优化、因纽特传统经验的数字化方法,确保我们的修复方案能兼顾生态保护和当地需求。另外,你再协调国内的防寒装备企业和食品加工厂,定制一批适合北极环境的物资 —— 防寒服要能抵御 - 70c的低温,食品要高能量、易储存,还要准备一些因纽特人传统的食物,比如海豹肉干、北极鳕鱼罐头,让他们能感受到我们的尊重。”
小满刚点头应下,指挥中心的门就被推开了,迭戈、索菲亚带着 120 名学员和专家走了进来。他们穿着统一的白色极地实训服,衣服上印着江湾生态联盟的蓝色徽章,胸前还挂着防低温的记录仪,背包里装着便携式冻土检测仪、甲烷浓度传感器、北极星定位仪,还有防霜眼镜、防寒手套、应急保暖毯等装备。迭戈手里捧着一份厚厚的北极苔原修复方案,走到陈守义面前,眼神坚定:“陈叔,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出发前,我们做了三个月的极地适应性训练 —— 在黑龙江的漠河模拟北极的低温环境,练习设备在 - 50c下的操作;在青海的冻土区测试冻土修复技术,优化设备的参数;还邀请了三位因纽特长老通过视频授课,学习他们的传统经验,比如怎么通过冰面的裂纹判断冰下是否有海豹,怎么根据北极光的颜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