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江湾新春的 2032 全球治理中期推进与跨洲生态联动(2 / 5)

加入书签

红灯笼的映衬下,像一道道充满生机的光。陈守义望着他们的背影,心里清楚,这场跨洲雨林保护行动,不仅是中期治理推进的关键任务,更是对跨国协作能力的又一次重要考验。

赵叔的跨境雨林保护团队与培育基地的跨国项目组学员们抵达泰国清莱府时,正值清晨,薄雾笼罩着雨林,空气里弥漫着潮湿的草木香气。泰国护林队队长巴颂带着队员在营地等候,黝黑的脸上满是疲惫:“昨晚我们又发现了 3 处盗伐点,树龄超过 50 年的柚木被砍了 20 多棵,再这样下去,雨季来临时肯定会发生泥石流。”

阿瑜跟着巴颂走到了望塔,用望远镜望向远处的雨林:“盗伐者通常会沿着湄公河的支流运输原木,我们可以在河道两岸安装智能监测设备,再用无人机对边境线进行 24 小时巡逻,形成立体监测网。”

来自老挝的学员通猜打开平板,调出全球治理数据平台共享的地图:“根据缅甸林业部门提供的信息,盗伐者的藏匿点可能在老挝琅勃拉邦省的山区,那里有很多废弃的木材加工厂,我们可以联合当地护林队进行突袭。”

“不行,山区里的小路错综复杂,而且涉及三个国家的边境线,没有统一的执法授权,很容易引发外交纠纷,” 来自缅甸的学员丹瑞摇了摇头,他想起爷爷 —— 一位掸族部落长老说过的话,“我们掸族在雨林里生活了几百年,有自己的‘山林守护’传统,可以让部落的年轻人组成巡逻队,用传统的暗号传递信息,配合现代设备追踪盗伐者。”

赵叔这时拿出一个银色的设备箱:“我们带来了‘雨林智能监测系统’,包括红外摄像头、振动传感器和声音识别设备。红外摄像头能在夜间捕捉盗伐者的影像,振动传感器可以通过树木的震动判断是否有人砍伐,声音识别设备则能分辨电锯声和车辆发动机声,一旦发现异常,会立刻向护林队和部落巡逻队发送预警。”

学员们立刻行动起来,分成四个小组:第一组由阿瑜带领,在泰国境内的雨林安装智能监测设备,苗族部落首领岩龙带着族人帮忙选址,他们知道哪些地方是盗伐者的必经之路;第二组由通猜带领,前往老挝境内的湄公河支流,与老龙族部落合作,在河道旁设置原木拦截点;第三组由丹瑞带领,联合缅甸掸族部落,在山区里布设声音识别设备,监控废弃木材加工厂的动向;第四组由赵叔负责,在三国交界处搭建跨境指挥中心,实时汇总监测数据,协调三方护林队行动。

雨林里的蚊子又大又毒,学员们的手臂很快就布满了红肿的包,汗水浸透了实训服,紧紧贴在身上。岩龙看着阿瑜熟练地调试红外摄像头,笑着递过一个用树叶包裹的饭团:“这是我们苗族的‘雨林干粮’,用糯米和野生蜂蜜做的,能补充体力。我们在雨林里巡逻时,都会带这个,比你们的压缩饼干好吃多了。”

阿瑜接过饭团,咬了一口,甜糯的口感在嘴里散开:“岩龙大叔,你们平时是怎么发现盗伐者的?”

“我们靠‘听’和‘看’,” 岩龙指着远处的树冠,“健康的树木,叶子在风里的声音是‘沙沙’的,被砍过的树桩周围,鸟儿不会停留,而且盗伐者会留下脚印,我们能通过脚印的深浅和方向,判断他们的人数和去向。”

阿瑜立刻把这个发现告诉其他学员,赵叔的技术团队也据此对声音识别设备进行了优化,增加了 “鸟类鸣叫缺失预警” 功能 —— 一旦某个区域的鸟类活动突然减少,设备会自动发出警报,提示可能存在盗伐行为。

两天后的深夜,跨境指挥中心的警报突然响起,屏幕上显示老挝境内的湄公河支流出现异常 —— 振动传感器检测到重型卡车的行驶轨迹,声音识别设备捕捉到电锯的轰鸣声。赵叔立刻联系三国护林队,通猜带着老挝护林队员在河道拦截,丹瑞带领掸族巡逻队从山区包抄,阿瑜则和泰国护林队一起,沿着红外摄像头记录的路线追击。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