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江湾盛夏的全球治理中期验收与突发生态危机应对(4 / 5)
>
纳维和渔民们也跟着潜水员,学习使用涂抹机器人。纳维握着机器人的遥控器,看着屏幕上的珊瑚图像,小心翼翼地控制机械臂移动:“这个机器人太神奇了,比我们手工涂抹精准多了,还不会伤到珊瑚。”
赵叔笑着说:“以后这些机器人就留给你们,你们可以定期对珊瑚礁进行检查和防治,同时,我们还会在珊瑚礁区域安装‘水质监测浮标’,实时监测海水的 ph 值、温度、盐度等数据,一旦发现异常,就能及时采取措施。”
在治疗珊瑚的同时,赵叔团队还开始调整海水的酸碱度。他们在珊瑚礁周边的浅水区,投放了一些 “碳酸钙缓释球”,这些缓释球能缓慢释放碳酸钙,中和海水中的酸性物质,提升海水的 ph 值。塔瓦看着投放的缓释球,说:“我们的祖先在海水偏酸时,会向海里投放一些珊瑚石,和你们的方法很像,看来传统智慧和高科技是相通的。”
经过一周的治疗,感染白斑病的珊瑚有了明显好转 —— 白色的斑块逐渐缩小,健康的珊瑚虫开始重新附着在珊瑚骨骼上,海水的 ph 值也恢复到了正常水平。科里看着海底恢复生机的珊瑚礁,激动地说:“太感谢你们了!不仅治好了珊瑚的病,还教会了我们防治技术,以后我们再也不用担心珊瑚生病的问题了。”
赵叔团队对斐济珊瑚礁修复项目进行中期验收 —— 珊瑚存活率从之前的 85% 提升到 90%,病虫害防治率达 95%,海水水质达标率 100%,各项指标均符合验收标准。在验收报告的结尾,赵叔写道:“珊瑚礁的保护,不仅需要先进的科技,还需要尊重当地渔民的传统经验,只有将两者结合,才能实现珊瑚礁的长期健康发展。”
离开斐济前,赵叔收到了陈守义发来的消息,东非草原的山火救援已经成功,培育基地的学员们通过了实战考核,表现优异。赵叔把消息告诉科里和纳维,科里笑着说:“现在全世界的生态守护者都在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有江湾在,我们一定能守护好地球的每一片生态区域。”
赵叔看着远处的海面,渔民们正划着小船,在珊瑚礁区域巡逻,检查珊瑚的生长情况。他心里突然涌起一股自豪感:江湾的生态治理,从来不是单方面的技术援助,而是和当地人民一起,用科技和传统智慧,共同守护家园,这种协作,才是全球生态治理最强大的力量。
陈守义回到江湾时,培育基地的学员实战考核还在继续。除了前往东非草原参与山火救援的 20 名学员,其他 80 名学员分成了 10 个小组,在江湾的生态基地里进行不同的实战考核项目 —— 有的小组在操作智能水质监测设备,分析生态湖的水质数据;有的小组在培育珊瑚苗,学习珊瑚礁修复技术;还有的小组在模拟碳汇核算,练习使用亚马逊雨林的碳汇监测平台。
陈守义走到 “智能农业” 考核区,学员们正在操作智能滴灌设备,根据土壤墒情传感器的数据,调整灌溉量。来自印度的学员拉吉正对着控制终端发愁,他负责的区域土壤湿度一直偏低,滴灌设备却显示正常运行。
“怎么回事?” 陈守义走过去,轻声问道。
拉吉皱着眉头说:“陈先生,土壤墒情传感器显示湿度达标,但实际土壤却很干,我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
陈守义蹲下身,查看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发现传感器插在了土壤的表层,而深层土壤却很干燥。“传感器安装得太浅了,” 他解释道,“智能滴灌设备是根据传感器的数据来调整灌溉量的,表层土壤湿度达标不代表深层土壤也达标,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表层水分蒸发快,深层土壤很容易缺水。”
拉吉恍然大悟,立刻调整传感器的安装深度,从表层 10 厘米调整到深层 30 厘米,重新启动滴灌设备。半小时后,土壤墒情数据显示正常,拉吉脸上露出了笑容:“原来实战中还有这么多细节需要注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