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江湾新春的 2031 全球治理新周期启动与跨域协作深化(2 / 5)

加入书签

的缝隙洒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

“陈先生,你们可来了!” 巴西环境部代表罗德里格斯快步走上前,手里拿着厚厚的碳汇核算报告,“欧盟的核算标准太不合理了,我们雨林里的百年古树,碳储存量远不止他们算的那么少,这样下去,我们根本拿不到足够的保护资金。”

欧盟代表汉斯也不甘示弱,从公文包里拿出国际碳汇核算手册:“我们的标准是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制定的,全球通用,怎么会不合理?巴西的算法没有科学依据,要是按他们的标准,全球碳汇数据都会混乱。”

双方剑拔弩张,塔比拉族长连忙打圆场:“大家先别急,陈先生是全球治理的专家,肯定能找到让双方都满意的方案。我们卡雅波人在雨林里生活了几千年,或许我们的一些经验能帮上忙。”

调解小组在部落的议事厅里召开会议,陈守义先让双方详细阐述各自的核算方法 —— 巴西团队采用 “树龄 - 胸径 - 高度” 三维核算模型,认为百年以上的古树碳储存量应按特殊系数计算;欧盟团队则采用 “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通过树干体积换算生物量,再乘以碳含量系数。

“其实双方的核心分歧,在于对‘原生古树碳储存特殊性’的认定,” 陈守义打开平板,调出亚马逊雨林的卫星遥感图,“我们可以在国际通用标准的基础上,加入‘原生雨林碳汇修正系数’—— 对树龄超过 100 年、胸径大于 1 米的古树,按 1.2 倍的系数修正碳储存量,这样既符合科学依据,又兼顾了巴西的实际情况。”

罗德里格斯皱着眉头:“1.2 倍是不是太少了?我们的古树生长了几百年,碳储存量远不止多 20%。”

塔比拉族长这时开口:“陈先生的方案很合理,我们卡雅波人常说‘树老根深,碳藏于芯’,但碳汇核算不能只看数量,还要看可持续性。如果系数定得太高,可能会导致过度保护,影响部落的正常生活;定得太低,又会打击保护的积极性,1.2 倍刚好能平衡两者。”

汉斯也沉吟着说:“这个修正系数有科学依据吗?我们需要数据支撑,才能向欧盟总部汇报。”

陈守义立刻让团队调出提前准备的古树碳汇监测数据 —— 过去三年,江湾在亚马逊雨林设置了 50 个碳汇监测点,对 1000 棵古树的碳储存量进行实时监测,数据显示,百年古树的碳储存量比普通树木平均高 18%-22%,1.2 倍的修正系数刚好落在这个区间内。“这些数据都是公开透明的,欧盟可以派人过来核验,” 陈守义说,“我们还可以建立‘碳汇动态监测平台’,实时更新雨林的碳储存数据,让双方都能随时查看,避免再出现争议。”

在数据和塔比拉族长的劝说下,罗德里格斯和汉斯终于达成共识。当天下午,双方签署了《亚马逊雨林碳汇协作协议》,约定采用 “基础核算 + 修正系数” 的方法,共同建设碳汇监测平台,江湾负责提供技术支持和人员培训。

协议签署后,陈守义跟着塔比拉族长走进雨林,查看碳汇监测点的运行情况。监测设备隐藏在茂密的枝叶间,太阳能板在阳光下泛着微光,屏幕上实时显示着碳浓度、温度、湿度等数据。“这些设备就像雨林的‘脉搏仪’,” 塔比拉族长摸着设备外壳,“有了它们,我们就能知道雨林的碳储存情况,也能向全世界证明,我们一直在用心保护这片‘地球之肺’。”

陈守义点点头,突然发现不远处的一棵望天树下,有几个村民正在砍伐小树。他连忙走过去,塔比拉族长解释道:“这是我们的‘疏伐’传统,每年都会砍掉一些长势不好的小树,给大树腾出空间,同时也能获取一些木材,满足生活需求。”

“我们可以把这种传统融入碳汇管理,” 陈守义灵机一动,“在疏伐前,用碳汇监测设备评估小树的碳储存量,记录下来,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