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废土与信仰(1 / 2)
林小满那句“知识就是力量,就是功德值!”的豪言壮语犹在耳边,三人便迅速投入到了热火朝天的“废土基建”项目中。
没有神力加持,没有预言开路,他们依靠的是实打实的、来自另一个文明积淀的知识。
苏清月成为了绝对的技术核心。她似乎无所不知——从如何利用有限的材料制造杠杆和滑轮,轻松搬动沉重的石块;到如何计算简易房屋的承重结构,确保搭建的窝棚能抵御风沙;再到如何辨别哪些变异程度较低的植物可以作为编织材料,哪些可以尝试用于改良土壤。她甚至指导幸存者们用废弃的金属罐和塑料管,制作出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能够有效过滤杂质和大部分重金属的“多级净水装置”!
当相对清澈、异味大减的水流从装置末端流出时,围观的幸存者们发出了难以置信的惊呼,看向苏清月的目光充满了敬畏,仿佛在看一位点石成金的神只。她话语不多,常常只是安静地画出图纸,或者进行关键步骤的演示,但那清冷的气质和精准到毫厘的操作,自带一种令人信服的神秘光环。
赵奕则充分发挥了他“安保部长”的实干精神。他力气大,身手矫健,带领着聚居地里最强壮的一批人,负责最繁重的体力活——清理废墟、挖掘地基、搬运建材。他不仅干活卖力,还偶尔会指点一下那些民兵如何更有效地使用简陋的武器进行防御,如何布置简单的警戒陷阱。他那沉稳可靠、身先士卒的作风,很快赢得了这些崇尚武力的废土居民的尊敬和信赖,隐隐被奉为“战士长”一类的人物。
而我们的“项目总负责人”林小满同志,则充分发挥了她“项目经理”的特长——动员、协调、画饼(划掉)是描绘美好蓝图!
“乡亲们!看看这片土地!它现在虽然贫瘠,但只要我们用对方法,它就能重新长出庄稼!”
“想想看!以后我们不仅能吃饱肚子,还能住上不透风的房子,喝上干净的水!孩子们不用再因为喝了脏水而生病!”
“我们的目标,是重建家园!是让文明的火种,在这片废土上重新燃烧起来!”
她穿梭在忙碌的人群中,用极具煽动性(且夹杂着大量废土居民半懂不懂的词汇如“KPI”、“阶段性成果”、“可持续发展”)的语言,鼓舞着士气,协调着人手和物资分配。虽然她实际动手能力远不如苏清月和赵奕,但她总能出现在最需要“打鸡血”的地方,用她那莫名其妙的乐观和自信,感染着每一个人。
效果是显着的。
在苏清月的技术指导和赵奕的强力执行下,第一片试验田被开垦出来,并按照指导的方法进行了初步的土壤改良和播种(种子是苏清月从系统空间兑换的、适应力极强的低级作物)。第一个像模像样的、能够容纳十几户人的聚居点雏形被搭建起来,虽然依旧简陋,但比之前的窝棚强了太多。净水装置也开始小规模量产,更多的幸存者喝上了相对安全的水。
希望,如同久旱的甘霖,洒在这片绝望的土地上,也洒在了每一个幸存者的心里。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林小满始料未及的状况。
当第一批耐寒作物在试验田里顽强地冒出翠绿的嫩芽时,幸存者们没有欢呼,而是齐刷刷地跪倒了一片,朝着苏清月和她所在的方向,虔诚地叩拜,口中念念有词,称她为“播撒生命的神女”。
当赵奕独自扛起一根需要四五个人才能搬动的钢梁时,周围的壮汉们看的眼神如同仰望天神,私下里开始称呼他为“力量与守护之神”。
而当林小满某次为了鼓舞大家,随口说了句“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明天肯定能找到更多可用的物资!”,结果第二天真的在一个原本被认为搜刮干净的废墟点发现了大量完好的工具和密封食物时……
她发现自己也被神化了!
幸存者们看向她的目光,充满了狂热,称她为“带来希望与幸运的预言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