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第二计:焚城的“盛宴”(1 / 6)

加入书签

黎明前的天色像一张薄而冷的灰布,罩在定陶的屋脊上。

北市的井沿泛着一圈湿光,像一只眼睛,静静张着。城头的旗还未展开,只有羊脂熬出的白烟细细从城肋上拢起,被风抻成一缕浅丝,向外野飘去,像在给远方的猎人递一根看得见的“气味”。

鼓台下,郭嘉披着浅色氅衣,袖口束得极紧,指腹在鼓钉旁轻轻点了三下。那三下没有声音,却把旁边几名传令官的背脊同时敛直了些。

“第一处,北市右廨后檐,柴束薄,火小,不许旺。”他目光从沙盘上的廊道、巷口、井口上各停了一瞬,“第二处,西里酒肆侧墙,择不见风口,照样薄火。第三处,东市坊门内角,羊脂添半勺,烟要白,不要黑。记住,是‘照影子’,不是‘烧房子’。”

传令官领命而去。

荀彧立在一旁,手中铃不响,只是听。他知道“第二计”的骨血并不在火上,而在“借”。借风,借火,借人心里那口“爽”,借到够了,第三计才肯出手。他轻声道:“法先立,术随之。”

郭嘉点头:“今日一日,城里只准有‘秩序里的慌’,不许有‘情绪里的火’。

白榜第二版已出,角照旧破。‘逃粮队’换线,从南坊折出。叛将只露一次头,露完就不见。——还有,井。”他停了一瞬,像在对心里的一张图打钉,“把北市三口井的绳,换短半尺;再让挑水的在午前空走两趟,走过井沿就折返,让石沿留下湿印。给他一处看得见的水和三处看不见的渴。”

许褚从楼阴里走出,护手在指节上“咔”的一声扣住:“军师,羊脂呢?”

“最后一次,午后再添。”郭嘉道,“添薄些。薄才真。”他侧头看向城外,“人要上桌,先得闻到菜。”

——

风口外的营地里,红缨在晨雾里像一串压住的火。

温侯坐在赤兔上,半臂裸露,甲片贴着肌肉,大块大块地呼吸。斥候递上两处夜探的回报,他接过,懒得看完,顺手丢在案边。

“范县、东阿皆验,”陈宫简单复述,语气里压着谨慎,“定陶第三卷,图上之‘乙式’闸、廊与门角,——恰当。”

“恰当,恰当!”吕布笑,戟尾轻敲案沿,红缨抖落一串细小的颤,“我最爱听恰当。恰当的对手,杀起来才叫痛快。今日再入一线,仍不鸣鼓,不扬旗。先取右廨,再逼城肋。”

高顺出列,低声道:“主公,城里烟白,不黑。是羊脂,不是柴。若为逼我出巷,火会顺风。慎之。”

吕布斜睨他一眼,不恼,嘴角反而挑起一丝好战的笑:“火是火,戟是戟。火能挡我戟?”他一拽缰,赤兔昂首嘶叫,“入!”

陈宫按住马鞍,目光随着红缨落向城影。

昨夜那死士的血还压在心头,冰凉。他知道两处真,足以压住许多人的疑;他更知道,温侯一旦开口,狐疑就是废话。

他只把那句“火小,不可大”的叮嘱咽回舌底,心里把退路默了一遍又一遍。

——

城内,第一处火顺时点起。

北市右廨后的柴束仿佛久旱的草,细小的火舌舔着檐角,乖顺地绕开大梁,只把一枚黑影慢慢抻长在墙面上。

火不急,像刻意留下余地。第二处西里酒肆侧墙,火更小,像在锅底悄悄加的一指温。酒肆里的老板娘抱着大缸坐在地上,鼻尖红,眼角湿,嘴里还要嚷两句“救命”,可是嗓门节制,像有人提前教过“哭到哪一分为止”。

第三处东市坊门内角,羊脂在碗里融成白,顺着墙角一道道抹下去,燃起时清香淡淡,烟白如雾,仿佛某种荒年里“香火不绝”的错觉。

街上“逃粮队”开始走线。背筐的人走在最前,老人跟着,孩子最后。骂声有,可稳;推搡有,可轻。有人摔倒,用左肩先着地,盔可滚两滚,刀却不离手。

所有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