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联军崩坏,人心如鬼(3 / 4)
火映得发亮。
“今日散盟?”他低声问。
“今日不必。”主位的人眸色阴,“明日。”他把“明日”两个字咬得很轻,却像把一支细针插进这张已经皱裂的纸里。
【时序角标:申初|曹营·军师府】
《醒军十二条》填到第七条:
六、盗讼之速;
七、军与民之隔而不离。
郭嘉停笔,抬眼看窗外。他忽然意识到,**“青萍之末”**这四字,不只是风起的比喻,也是人心起意的模样:不是轰然,是先有一片小得看不见的涟漪,绕着石头打转。等你以为没事,水已经把岸下掏空。
“风,起来了。”他对自己说。
黑影在心口轻轻游了一圈。他没有给它更多的“肉”,只让它借一口气。他害怕一种东西——不是死,是把自己活成**只有‘局’没有‘人’**的那种样子。
他又想起李老四的手。那双手在他心里越描越清,像给他胸口埋下一枚能压住龙气的石头。
【时序角标:申末|盟帐】
“洛阳已被火,城中人出如潮。”游骑的报告打断了还算体面的议程。
人群的气味突然变了,像一锅水里被撒了盐,立刻咸起来。有人说“应西进”,有人说“各守州郡”,有人说“董卓将去长安,虎牢之争失其要”。
袁绍的手按在案上,指节发白;刘备的眼里有水,不是泪,是忍住不让眼睛太干。
“散!”不知谁先吐了这个字。它像一粒砂进眼,立刻有更多的砂跟着飞。散,是个好词;它让每个人都有理。谁都有理,便没人有罪。
【时序角标:酉初|联军营道】
第一支要走的队伍,收了旗。旗杆从土里拨出的一刹,泥里“啵”的声音很小,却像在谁的胸腔里断了一根筋。
第二支紧跟,理由是“马掌需换”。第三支说“粮不继”。
第四支索性不说话,只悄悄往后退了一里半,然后宣称“防侧翼”。“防侧翼”三个字落地,地上就多了五十道鞋印,鞋印只往一个方向。
有人吵起来。吵的人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吵,只知道别人走了,自己不能不走;别人不走,自己也不想留下。
人心像鬼,白天躲在话里,夜里躲在影子里。它们不愿意被灯照,可越不想被照,影子越长。
【时序角标:酉正|曹营·营门】
营门木牌下,站了一排拿碗的人。他们看见那一队队旗影往后退,眼神一寸寸暗下去。
忽有人把碗端得高了一点,像怕别人伸手抢。他旁边的女人下意识把孩子往怀里按,孩子的眼睛睁得很大,像一只被火光吓到的小兽。
“加粥。”郭嘉淡声。
“够吗?”许邶压低声。
“够。”郭嘉看着那口大锅,语气很硬,“今天谁都可以饿,但这排人不能饿。”
许邶应“诺”,扯嗓吆喝,声音压在风里不散。他忽然觉得自己把一根看不见的线接了起来:从粥到人,从人到心,从心再到旗。
【时序角标:戌初|曹营外廊】
“奉孝,你要的‘风’有了。”曹操的眼底有一寸极淡的笑。他抬手,朝夜色里轻轻一压,“下一步?”
“收人。”郭嘉答,“收人先收心。安籍台往外挪半里,立‘恤亡之所’;再立‘换粮之所’,换别营的‘半途之粮’——不抢,换。换回来的粮,记‘人’的名字,不记‘营’的名字。等他们回头,会发现自己在你这儿先有一个‘名’。”
“你对‘名’很懂。”曹操笑意更深,“懂得像个贼。”
“主公不怕成为贼,只怕成不了王。”郭嘉也笑,笑意淡得像一层亮油,“贼要偷的不是钱,是人。”
【时序角标:戌正|小河滩】
小河滩的水浅,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