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帝王(2 / 3)
永平帝年岁比薛枭略长三载,是一位极其清俊秀丽的帝王,又因素有咳疾,身体不够健壮,便为其添了几分平缓宽容的气质,如一头虽还未长出鬃毛但已巡完领地、胸中已有沟壑的年轻雄狮。
“其书,他们在逼朕停手。”徐衢衍声音很轻,像一片羽毛轻轻飘落在沾满浮尘的窗台:“以一种叛国的方式,逼迫朕。”
薛枭当即撩袍跪下,垂眸低头,却提起另一桩旧事:“...当年,杜州决堤案事发,曾在时任北疆军参将苏愉私宅之下掘出三万二千两赃银,常蔺已认罪,赃银由他埋下,但他拒不解释这么一大笔银子的来由。查来查去,也并未从江南官场的账面上查出这么大数额白银的走向。而这笔赃银,在杜州决堤案结案后,经由兵部转了几个弯,重新回到了北疆军的手中。”
“也就是崔家手里。”
“那么,臣求圣人赐教,这笔银子是谁给‘青凤’的呢?”
徐衢衍侧首:“...鞑靼。”
薛枭依旧低垂着头:“臣怀疑,早在那时,崔家就已经和鞑靼达成盟约。”
年轻的帝王身形向后靠去,家常穿着玄色绵绸长衫,袖口与襟领处由被置得柔软的金丝绸线包着衣边——永平帝在寝宫中向来朴素,这是唯一一处算得上奢靡浪费的衣着,即便如此,若旁人粗粗看去,也不过只是一圈深黄色的普通衣边。
“好呀。”
“真是好呀。”
“先帝依仗的武将,竟是通敌叛国、无义无忠、无德无行之辈。”
听不出永平帝言语中有无喜怒。
徐衢衍微微一顿,茶水早已从掌中的茶盅溢出,顺着掌心的脉络流到铺陈着金色缎料的紫檀木茶案上,氤氲一片水汽,将他的语调笼更是云山雾罩。
“...所有人,都还在乾元殿廊庑吗?”永平帝开口问。
吴大监忙躬身应是。
“五军都督府、兵部、户部、内阁诸人放回衙上,以备战鞑靼。其余人,继续摸脉问诊,官员分批时间扩长,十日之内诊完即可。”永平帝沉声道:“京郊四所城墙严守进出,京畿冀诸地严查来往人士,务必做到凡出入京必上档。”
永平帝要继续查。
不对。
如果要查,为什么要拖长时间?
除非,永平帝在验证一件事...
薛枭抬头,徐衢衍身形向后微靠,面向薛枭:“若武定侯确与鞑靼勾结逼迫朕就范,那么,五日之内,边关必将再次发生一场夜袭。”
“边关战事告紧,朕无奈退让。作为北疆军参将的崔白年,方可顺理成章返回驻营,以此金蝉脱壳,摆脱朕的清查。”
是个好方法。
甚至,可能从中找出京师与北疆军,甚至鞑靼联络的方式。
唯有一点。
薛枭再次垂眸:“鞑靼夜袭城池,或可致上百军户、数百家眷伤亡...”
用几百条人命,去证实一个猜测,去创造抓住敌方破绽的机会...
薛枭抿唇:对此,他持存疑态度。
俊秀的、年轻的、如雄狮一般的帝王缓缓抬起头来,徐衢衍素来平和的双眸微微眯起,簇发精明的、平静的、淡然的光亮。
“其书。”
帝王轻声唤道:“我们谈论的是黎民苍生,是九洲八荒,是君临天下,是统御疆领。”
“如果可以,我愿意牺牲掉我的性命,换取皇权再次荣耀——”
又怎会在乎区区数百家军户?
......
薛枭与吴大监并肩走出交泰殿。
薛枭平视前方,大步流星朝外走。
吴大监跟得着紧,一面喘气调整呼吸,一面偷觑薛枭神色,气息一岔,钻进小肚子右侧的肠子里,动一动都觉得钻心——奈何这样狼狈,他也得开口哄一哄皇帝的左膀右臂:“...咱们水光姑娘可真厉害,刚才把沈令山大人怼得快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