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2章 以粤韵之笔绘汉字之魂(1 / 3)

加入书签

以粤韵之笔,绘汉字之魂

——《汉字三人行》赏析

文克克

《汉字三人行》作为一粤语诗,在诗学的版图中开辟出一片独特的天地。

它以一种别样的视角,融合历史、文化与艺术的多重维度,对汉字这一古老而深邃的文化符号展开了诗意的探索与诠释。

一、溯源:远古智慧的回响

诗开篇便言“语音嘅模型唔止喺伏羲风骨,仲喺汉人嘅八卦同太极”

,此句将汉字语音模型的源头追溯至伏羲时代以及蕴含着深刻哲学思想的八卦与太极。

伏羲,作为华夏民族人文先始,他的贡献不仅仅在于结绳记事等开创之举,更在于为华夏文明奠定了一种思维模式与文化基因。

而八卦与太极,这两种古老的符号系统,以简洁而深邃的方式蕴含着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与变化之道。

《易传·系辞下》曰:“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八卦所代表的,是古人对世界万象的高度抽象与概括,其阴阳相生、刚柔相济的理念贯穿于中华文化的始终。

太极,更是宇宙本原与万物运化的象征,所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这种层层衍生的关系暗示着世间万物的生与演变。

诗人将汉字语音模型与这些远古智慧相连,意味着汉字从其诞生之初,便承载着中华民族对世界独特的认知方式与哲学思考。

它并非简单的记录符号,而是深深烙印着古人对天地自然、宇宙人生的深刻洞察,是一种精神与智慧的传承。

二、具象:万物入字的奇妙旅程

“金木水火土,衣食住行心……日月山川,花鸟虫兽,喺意识嘅相像,系形态嘅图画”

,这一段将笔触伸向汉字所描绘的具象世界。

“金木水火土”

,这五行元素不仅是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在中国文化中,它们更代表着一种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是古人对物质世界本质的一种朴素认知。

而“衣食住行心”

,则从物质生活过渡到精神层面,涵盖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日月山川,花鸟虫兽”

,这些自然万物通过汉字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呈现在我们眼前。

汉字,从象形文字展而来,其最初的形态便是对世间万物生动的描摹。

以“日”

字为例,甲骨文的“日”

字,就像一个圆圈中间加一点,形象地描绘出太阳的形状。

而“山”

字,如同起伏的山峦,简洁而直观。

这些汉字就像是一幅幅生动的图画,将自然万物的形态与神韵凝固在笔画之间。

这体现了汉字独特的造字思维,即“观物取象”

《周易·系辞上》说:“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

汉字的创造者们通过观察世间万物的形态、特征,将其抽象为符号,进而演变成今天我们所使用的文字。

这种从具象到抽象的过程,不仅展现了古人卓越的观察力与创造力,也使得汉字在记录语言的同时,还保留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审美价值。

三、神创与传承:仓颉与许慎的文化接力

“仓颉神创……许慎万言嘅书”

,诗人在此提及了汉字展史上两位至关重要的人物——仓颉与许慎。

仓颉,被尊为“造字圣人”

,传说他仰观奎星环曲走势,俯看龟背纹理、鸟兽爪痕、山川形貌和手掌指纹,从中受到启迪,根据事物形状创造出象形文字。

《淮南子·本经训》记载:“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