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2章 烟火气里的时代叩问(3 / 8)
这种重复并非简单的叠用,而是情感的递进:从“应付”
到“怅惘”
,让“得闲”
成为一个遥不可及的愿景,也让“饮茶”
这一粤地最具代表性的社交方式,成为对“慢生活”
的向往。
从结构美学来看,这诗的对话并非线性展开,而是充满了“打断”
与“留白”
。
乙方的话未说完(“真嘅喺越嚟越唔知你……”
),便被甲方的回应打断;而甲方的“身噈唔攰噈喺搞到心攰”
,也未进一步解释“心攰”
的原因——这种“未完成性”
的叙事,恰恰符合现代生活的碎片化特征。
正如现代派诗人艾略特在《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所写:“我们语言的沟通,不过是言语的偶然碰撞。”
《得闲饮茶哈》中的对话,正是这种“偶然碰撞”
的体现——双方虽在对话,却未必真正理解彼此,这种“理解的鸿沟”
,恰恰是当代人情感疏离的真实写照。
三、情感意蕴:个体生存的怅惘与时代洪流的叩问
如果说语言与结构是诗歌的“形”
,那么情感与思想便是诗歌的“神”
。
《得闲饮茶哈》的深层魅力,在于其以小见大——通过一对普通人的对话,折射出个体在时代变革中的生存状态与情感怅惘,既有个人化的情感表达,又有对时代的深刻叩问。
诗中甲方的“频频扑扑”
与“心攰”
,是当代人“内卷”
生活的真实写照。
“添日飞长安,返中原”
“今日要买啲湿碎”
,看似琐碎的行动,却勾勒出一个在地域间奔波、被事务裹挟的个体形象。
“身噈唔攰噈喺搞到心攰”
一句,更是点睛之笔——身体的疲惫尚可缓解,心灵的疲惫却难以消解。
这种“心攰”
,并非单纯的劳累,而是对“奔波意义”
的困惑:“之前嘟喺蜻蜓点水,脱时唔脱日嘟喺度频频扑扑”
,看似在“抓住机遇”
,实则是在时代洪流中随波逐流,找不到停靠的港湾。
这种情感,与陶渊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的向往形成跨越时空的呼应——陶渊明以“樊笼”
喻官场,而树科则以“频频扑扑”
喻现代社会的生存压力,二者虽时代不同,却同样表达了对“心灵自由”
的渴望。
乙方的角色同样值得玩味。
她的“你攰定唔攰?!”
带着真切的关切,“点解唔飞飞番国,多多周游周游咪仲正?”
则是对甲方生活方式的质疑——在她看来,“飞”
不应是为了“应酬”
与“湿碎”
,而应是为了“周游”
与“体验”
。
这种质疑,并非对甲方的否定,而是对“生活本质”
的追问:我们究竟为何而忙?这种追问,让诗歌越了个人情感的范畴,触及了现代社会的核心命题。
正如哲学家海德格尔所言:“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而诗中的甲方,显然偏离了“诗意栖居”
的轨道,陷入了“为忙而忙”
的困境。
乙方的诘问,正是对这种困境的唤醒——可惜的是,甲方并未回应这种诘问,而是以“呢阵百年一遇嘅大变样!
行行睇睇”
搪塞过去,这种“回避”
,更凸显了个体在时代面前的无力感。
更深刻的是,诗中的“得闲饮茶”
成为一个象征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