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6章 物质与精神的量子纠缠(1 / 3)
物质与精神的量子纠缠
——论粤语诗《物质喺物质》中的存在辩证与语言革命
文诗学观察者
在当代汉语诗歌的版图中,粤语诗歌以其独特的语言质地和文化立场构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异质性存在。
树科的《物质喺物质》以简洁的形式展开了一场关于存在本质的深刻思辨,通过粤方言特有的语法结构和音韵特质,构建了一个物质与精神相互缠绕、主体与客体彼此质疑的量子诗学空间。
这诗表面上探讨的是物质世界的构成单元——量子、电子、分子,实则通过粤语特有的句式和音,将存在论问题转化为一场语言的革命实践。
一、粤语诗学的本体论转向
《物质喺物质》开篇即以三个科学名词构建物质世界的基础:"
量子,电子,分子"
。
这三个概念代表了现代科学对物质构成的最小单位认知,从宏观世界进入了微观领域的描述。
值得注意的是,诗人选择了粤语书写这一特定形式,本身就构成了一种文化立场的宣示。
在普通话作为官方语言的大背景下,粤语写作既是对语言多样性的扞卫,也是对文化单一化的抵抗。
正如法国哲学家德里达所言:"
每一种语言都承载着独特的世界观"
,粤语中丰富的语气词和独特的语法结构,为哲学表达提供了普通话难以企及的可能性。
诗中反复出现的"
喺"
字(粤语中意为"
在"
或"
是"
),构成了一个存在判断的核心符号。
"
你哋喺你哋"
(你们是你们)这样的句式,在普通话中显得冗余,却在粤语中获得了一种存在确认的力度。
这种表达方式令人联想到海德格尔对"
此在"
(dase)的分析——存在者对其存在的自我确认。
诗人通过粤语特有的重复结构,将西方哲学中的存在论问题本土化,创造出一种独特的粤语哲学诗学。
二、主体性的量子化解构
诗歌的第二段开始引入主体性的困惑:"
你哋,噈喺你哋咁话,佢哋?我哋呢?"
(你们,就是你们那么,他们呢?我们呢?)。
这里的疑问展开了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复杂辩证。
在现代物理学中,量子纠缠现象表明,观察者与被观察者无法截然分开;同样,在这诗中,说话者"
我哋"
(我们)与"
你哋"
(你们)的界限也开始模糊:"
我哋,仲喺你哋啊"
(我们,还是你们啊)。
这种主体与客体的混淆状态,呼应了拉康镜像理论中的主体异化概念。
拉康认为,主体的形成总是通过他者来完成,自我认知本质上是一种误认。
树科通过粤语的灵活句式,将这种后现代主体观表达得淋漓尽致。
诗中"
系,唔喺喺,唔系"
(是,不是在,不是)的反复辩难,构成了一个德里达式的"
延异"
(différance)游戏,真理永远在是与不是之间滑动,无法固定。
三、语言的形式革命与哲学深度
《物质喺物质》最显着的特点是其语言形式的创新。
诗人充分利用了粤语的音韵特点和语法灵活性,创造出一种近乎量子波动般的语言效果。
"
系嘟唔系唔系嘟喺喺嘟唔喺"
这样的句子,通过简单的词汇重组,构建出复杂的哲学思考。
这种写法令人想起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理论——意义不在于词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