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一字载道韵承粤魂(1 / 4)
《汉字观》(粤语诗)
文树科
一字简直
一字简单
一字喺天喺地
一字系度,喺简美方向……
诗字喺语言殿堂
国字喺土地玉嘅温暖
汉字噈喺灵魂嘅拳打脚踢
汉字噈喺文明嘅唯一企望……
《诗国行》(粤语诗鉴赏集)2o25721粤北韶城沙湖畔
一字载道,韵承粤魂
——树科粤语诗《汉字观》的诗学解构与文化阐释
文阿蛋
在中国现代诗歌版图中,方言诗歌始终以其独特的语言肌理与文化基因,成为赓续地域文脉、突破普通话诗歌表达边界的重要力量。
树科创作的粤语诗《汉字观》,以极简的诗行承载厚重的汉字文化意蕴,将粤语的韵律美感与汉字的精神内核熔铸一炉,既实现了对汉字本质的哲学叩问,也为方言诗歌如何书写文化根脉提供了鲜活范本。
本文将从语言诗学、文化阐释、美学建构三个维度,结合古典诗论与现代语言学理论,对《汉字观》进行细致解构,探寻其在一字一句间蕴藏的诗学智慧与文化担当。
一、语言诗学:粤语韵律与汉字肌理的共生共振
方言诗歌的核心魅力,在于其能以独特的语音系统与词汇形态,打破普通话诗歌的表达惯性,激活语言本身的质感与张力。
《汉字观》作为一粤语诗,其语言艺术的精妙之处,先体现在粤语韵律与汉字肌理的深度契合,形成了“音形义”
三位一体的审美效果。
从语音层面来看,粤语保留了古汉语的入声韵,其声调的复杂性(九声六调)为诗歌带来了更为丰富的韵律变化。
诗中“一字简直一字简单”
两句,“简直”
(gaan2ik6)与“简单”
(gaan1daan1)均以“gaan”
为声母,前者为阳上声,后者为阴平声,声调的起伏既形成了语音的节奏感,又暗合了语义从“直接”
到“简约”
的递进。
这种“声义相生”
的表达,恰与刘勰在《文心雕龙?声律》中提出的“声转于吻,玲玲如振玉”
的声律美学相呼应——粤语的声调变化如同玉石相击,让简单的字句产生了悦耳的韵律回响。
再如“喺天喺地”
(hai6t1hai6dei6),“天”
(t1,阴平)与“地”
(dei6,阳入)的声调对比,一舒一促,既模拟了“天”
之辽阔与“地”
之沉厚的空间感,又通过入声字的短促收尾,强化了“一字”
所承载的时空分量,使得诗歌的语音形式与语义内涵达成了高度统一。
从词汇层面来看,粤语中大量的古汉语词汇与独特的语气词,为诗歌增添了文化纵深感与情感温度。
诗中的“喺”
(hai6,相当于“在”
)、“噈”
(ak1,相当于“就”
)均为粤语中的古汉语遗存,这类词汇的使用不仅让诗歌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更在语言层面构建了一条连接古今的通道。
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言:“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汉字观》中“喺”
字的反复使用(“喺天喺地喺度,喺简美方向”
),以方言特有的语气词营造出一种“在场感”
——仿佛诗人正站在粤北韶城的沙湖畔,手指天地间的汉字,向读者娓娓道来,这种“真景物”
与“真感情”
的交融,让诗歌的境界在方言的语境中得以凸显。
此外,“拳打脚踢”
(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